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华文明连续性的考古实证:山西出土罕见仰韶时期彩陶鱼纹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华文明连续性的考古实证:山西出土罕见仰韶时期彩陶鱼纹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gzstv.com/a/99f71ec48b1844b6a0495bf970053b79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一项重要考古发现:在运城市崔家河遗址出土了一件距今5500余年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彩陶鱼纹盆。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仰韶文化的认识,更为研究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提供了新的实物证据。

这件彩陶鱼纹盆口径23.3厘米,沿宽6厘米,通高10.4厘米。从形状看,沿面及腹部涂有一层薄薄的米白色“陶衣”,上绘黑彩。沿面绘有弧线三角及斜线纹,腹部则绘有两条栩栩如生的鱼纹。鱼身微胖修长,嘴微张,网格状鱼鳞,剪刀尾,还绘有背鳍、腹鳍,呈现出追逐游弋的生动姿态。

据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崔俊俊介绍,彩陶鱼纹盆在庙底沟文化中很罕见,其宽折沿、近直腹、大平底的器形特点十分特殊。盆上绘制的两条鱼纹栩栩如生,采用写实风格,是“最初中国”的生动代表。

彩陶鱼纹盆从碎片出土到完成拼接,考古人员仅用不到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工作。碳14测年表明,这件文物距今约5500年,正处于仰韶文化的繁盛期。

崔家河遗址位于运城市夏县崔家河村东北部,距夏商二里头文化的东下冯遗址约1公里,距仰韶文化庙底沟和庙底沟二期文化的西阴遗址约6公里。该遗址是20世纪50年代末晋南考古调查中首次发现的,近年来的遗址调查过程中共发现了80多处庙底沟文化时期的遗迹,遗址面积大约50万平方米。在进行灰坑清理时,出土了大量仰韶时期庙底沟文化的遗物。

经过考古队2年多的整理,考古人员依据陶器口沿和陶片特征,辨认各类器形355件,复原陶器3件。和彩陶鱼纹盆一起出土的还有庙底沟文化典型的重唇口尖底瓶,以及以弧线三角纹黑彩为主的陶盆、陶钵等。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刘岩表示,崔家河遗址和东下冯遗址是运城盆地青龙河上游的核心遗址群,经历了庙底沟文化时期的繁荣、龙山时期晚期的巨变及夏商时期早期国家的辉煌进程,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考古实证。

本文原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