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明朝为何会灭亡?主要由三个原因导致,每一个都足以置国家于死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明朝为何会灭亡?主要由三个原因导致,每一个都足以置国家于死地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12/11/84507904_1120158077.shtml

前言

明朝的兴衰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震撼性的时期,而其灭亡更是备受瞩目的历史谜团。然而,明朝为何会灭亡?事实上,明朝灭亡主要由三个原因导致,每一个原因都足以置国家于死地。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索,揭示明朝灭亡的三大原因,探寻其中的历史真相和深刻启示。

朱元璋的高压统治

朱元璋对腐败可谓恨之入骨,这与他曾经遭受的屈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为一个出身卑微的农民,朱元璋从小就亲眼目睹了腐败官员是如何横行霸道、剥削百姓的。他们无恶不作,把老百姓的血汗钱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这种景象深深刺痛了朱元璋的心,种下了他今后要扫除贪官污吏的决心。因此,当他后来建立了大明王朝,反腐就成为了他执政的重中之重。他不仅亲自撰写了《大诰》和《醒贪简要录》,规定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一律处死,更是采取了剥皮擅草、挑筋断指等残酷手段惩治贪官。


据史书记载,朱元璋在位31年间,竟然杀掉了15万名贪官污吏。这个数字之惊人,足以看出朱元璋反腐的决心有多么坚定。他对贪官的惩戒手段令人发指,只要上了他的黑名单,必死无疑。即便是自己的女婿欧阳仑私自贩卖茶叶,也照样被朱元璋铁面处决,丝毫不手软。

可以说,朱元璋的反腐政策是前所未有的严厉,他用铁腕的手段扫荡了一切腐败分子,试图在大明王朝建立一个廉洁的官场环境。然而,他似乎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过于严厉的高压政策,往往会带来另一种极端。


与此同时,朱元璋自己的生活却是朴素简朴。他的早饭只有蔬菜和一道豆腐,睡的是普通的木板床,远离雕龙刻云的奢华家具。据说'与中人之家卧榻无异'。这种生活态度无疑是值得钦佩的,但也让人不禁质疑,一个如此朴素的君主,是否真的能够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需求?

朱元璋的高压统治无疑让整个大明王朝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官员们入朝如入刑,生怕一言一行触犯了朱元璋的雷池,随时有可能被诛九族。特务机关和特工遍布各地,神州变成了一片阴间,华夏犹如地狱。市井小事轻则被处罚,重则被诛杀,朝野生灵涂炭,人人自危。这种高压环境无疑会压抑官员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整个王朝的发展。

朱氏子孙的骄奢淫逸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朱元璋给所有的子孙都封了王爵,并将他们分封到全国各地。这一做法看似合理,实则埋下了祸根。因为这些朱氏子孙不仅享有优厚的俸禄和种种特权,更是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成为了新的特权阶级。

他们占有大量的土地和税课权,垄断了当时的富豪榜。比如靖江王在广西就拥有庞大的家眷,广西一年42万石的收税粮还不够他的开支。然而,当被要求拿出自己埋藏的300万两白银作为军饷时,他却吝啬到了极点,宁可不上战场也不愿意拿出分文。


这种骄奢淫逸的生活,不仅加重了明朝的财政负担,更是激化了民怨。当普通百姓连温饱都成问题时,朱氏子孙却过着吃喝玩乐的奢靡生活,这种反差之大,怎能不引起民众的不满和愤怒?

事实上,朱氏子孙们的贪欲是无止境的。他们不仅占有全国各地大量的庄田,更是把高税行业和收税权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比如周王拥有开封的税课权,潞王占有河泊所26处的税收,屯留县的商税则归辽山王所有。


面对如此优渥的条件,朱氏子孙们的奢靡程度可想而知。据史书记载,福王'珠玉货赂山积',金钱达百万两之多;陕西秦王'拥赀数百万';而大同代王更是拥有1060所房屋。他们的财富之巨,足以让普通百姓望尘莫及。

可以说,朱氏子孙的骄奢淫逸生活加重了明朝的财政负担,成为加速明朝衰落的一个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行为激化了民怨,为日后的农民起义埋下了祸根。一个国家如果上下阶层贫富悬殊太大,必然会引发社会动荡,这是历史的铁律。

官员的贪腐和农民起义

与朱氏子孙的骄奢淫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明朝官员的低微俸禄。一品大员的月俸只有米八十七石,折合现金也不过七八十文;而七品县官的月俸更是只有二三文钱,连温饱都成问题。

面对如此微薄的俸禄,官员们为了养家糊口而贪污就成了不得不走的路。起初是为了活命而贪,后来则是为了保住官职而贪。久而久之,贪污就形成了一种规则,无休止地蔓延开来,成为官场的'潜规则'。


这种现象的产生,固然与官员们的贪婪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明朝政府的失察。一个国家如果连官员的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又怎么能指望他们为国家效力呢?明朝政府在这一点上显然是失策了。

与此同时,由于权贵们通过种种特权逃漏税收,国家财政大幅减少。为了弥补漏洞,朝廷不得不加重对农民的赋税征收。然而,农民失地后无税可交,反而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农民起义。


公元1627年,陕西澄城县农民王二率领抗粮农民杀死知县,拉开了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序幕。这场起义虽然规模不大,但却像一枚火星子,点燃了整个陕西大地的燎原野火

紧接着,李自成、张献忠等'七十二家'农民起义军随后纷纷崛起,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革命。'均田免粮'的口号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无数农民加入起义的行列。

这场农民起义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蔓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明朝统治阶级的腐朽无能。当普通百姓连温饱都成问题时,统治阶级却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这种反差之大,怎能不引起民众的不满和愤怒?


因此,当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高举'反贪官、平粮田'的旗帜时,立刻就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经过17年的艰苦卓绝,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北京,终于迫使无力抵抗的崇祯帝在煤山(今景山)自缢身亡,从而拉开了明朝覆亡的序幕。

这场农民起义的胜利,标志着明朝统治阶级的彻底覆灭。然而,它也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农民建立的政权——大顺王朝开辟了道路。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意义重大。

结语

朱元璋当年高举'打倒元朝特权阶级'的大旗建立了大明王朝,却在统治后期亲手将子孙们变成了新的特权阶级。他浴血奋战16载,苦心经营31年,最终却亲手培植了导致明朝覆亡的祸根。

令人痛惜的是,朱元璋的高压统治、子孙的骄奢淫逸以及官员的贪腐和农民起义,这三股力量相互交织,最终把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王朝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一个辉煌的王朝,就这样自我毁灭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