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代的郡、县、国、州、道、路、军到底是如何区分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代的郡、县、国、州、道、路、军到底是如何区分的?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IV1IN6ED055669DG.html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从最初的分封制到秦朝确立的郡县制,再到汉代的州郡国并行制,以及宋代的路制和明清时期的行省制度,形成了独特的行政管理体系。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国古代主要的行政区划类型及其历史演变。

春秋之前的分封制

春秋之前,我国并没有正式的地方行政区划。商朝时期,中央镐京地区是商朝的核心区域,其他各地则是独立的方国部落。周朝建立后,采用“封邦建国”的封建制来划分区域,即分封制。通过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和居民分赏给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同时承担向天子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的责任。这种制度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秦朝确立郡县制

周王室衰微后,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强国如秦、楚、齐等开始设立县,秦国和晋国还设立了郡。战国时期,七雄基本都推行了郡县制,郡县的长官由国君任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后增至48郡),确立了郡县制,标志着官僚体制取代了贵族世袭制。其中著名的郡包括河东、太原、上党等。此后历代都有郡,直到隋朝取消,唐代交替使用州郡,宋朝彻底废除郡。

汉代的州郡国并行制

汉初沿袭秦制,实行郡县制,但为了照顾功臣,刘邦分封了不少异姓王,这些异姓诸侯王的封地被称为“国”。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全国103个郡的管理,设置了十三个州刺史部,每部派一名刺史监察百官,加强中央集权。这十三个州分别是司州、豫州、兖州、徐州等。从南北朝开始,州的范围逐渐缩小,到唐朝时全国有三百多个州,完全成为行政区域。

宋代的路制

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税赋和转运漕粮的区域,后来逐渐演变为具有行政区域划分和军区战区性质的单位,类似于今天的省级行政区。北宋时期,全国分为十五路,至宋真宗时期增至十八路。元代的路则相当于州府,管辖范围比宋代小。

道的演变

“道”最早是唐朝设置的监察区,与汉武帝时期的州类似。唐朝中叶后,道已名存实亡,节度使所辖之地不少称道。宋朝的“路”就是仿唐代的道制而置。明清时期,道仅作为军区划分单位,不再属于正式的行政划分。

军的设置

宋代还设有“军”这一行政单位,一个军相当于一个州或府,直接隶属于路。例如,宋朝的平定军实际上就是平定州。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体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最初的分封制到后来的郡县制、州郡国并行制、路制等,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和中央集权的加强过程。这种复杂的行政区划体系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治理智慧,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