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产表VS瑞士表之间差了十个精工?中国品牌腕表的未来在哪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产表VS瑞士表之间差了十个精工?中国品牌腕表的未来在哪里?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02396.html

国产手表与瑞士手表之间的差距一直是表友热议的话题。从产量和机芯生产来看,国产手表已经具备了与瑞士手表竞争的实力,但在工艺价值、品牌价值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国产手表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

自主品牌真的造不出好表吗?

技术因素

国产手表在技术上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据中国钟表协会统计,中国的机械手表机芯成品生产的年产量已超过一千万只,约占世界机械手表机芯年产量2000万只的一半。其中,海鸥机械手表机芯产量占国内份额约为50%,也就是说,从国际手表产业的角度看,海鸥表已占世界机械手表产量的四分之一。像陀飞轮、万年历、三问等比较复杂的机芯结构,海鸥早已经量产。

市场因素

虽然机械表的历史底蕴并不重要,但品牌价值和工艺价值仍然是决定手表价值的关键因素。国产手表在以下几个方面与瑞士手表存在差距:

  • 机芯设计与打磨:国产表虽然能够自主生产机芯,但设计上还是以仿制为主,机芯打磨工艺也相对粗糙。
  • 独特机械结构:在创新机械结构方面,国产表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 复杂功能:虽然国产表能够制造三问、万年历、陀飞轮等复杂功能,但质量和价格并不匹配。
  • 外观设计:国产表的外观设计大多保守,缺乏特色和创新。
  • 表盘材质及工艺:在烤蓝指针、陶瓷表壳、珐琅彩绘等表盘工艺方面,国产表鲜有尝试。

手表的产地必须是瑞士的才算瑞士手表?

随着国力的增强,国内企业收购国外知名企业的案例多不胜数,被国内企业收购的瑞士手表品牌也非常多,像昆仑、英纳格、西马、宝路华等早就被国资收购。其中像昆仑手表绝对的瑞士手表里的中高端品牌,但是很多表友一旦听说被国内收购了,瞬间就感觉这个品牌没有高级感了,这又是为什么?

70%的瑞士手表品牌,都没有自主研发机芯的能力,它们主要就是使用的ETA机芯,只是在瑞士成立的时间比较久。单从手表的外形设计方面来说,经典的表款设计毕竟是少数。它们甚至手表的零件都是在中国找的代工厂完成的,只需要运回瑞士组装一下,就可以卖出高昂的价格。国产手表完全具备跟中档瑞士手表抗衡的能力。

国外技术垄断使得国产钟表业从零开始

瑞士钟表业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与挣扎才搏到如今“妇孺皆知”的地位。这也不难解释为何瑞士,德国像保护自家“独子”一样去维护,垄断自己在百年制表历史方面浓缩的精华与经验,对于其钟表数控机床的出口掌控也十分严格。

瑞士,德国做错了什么?

事实上,瑞士钟表业不光对于国外厂商扩展的把控十分严格,对于自己本国国内的钟表表厂质量也进行了多次的净化,提高。瑞士斯沃琪集团的ETA机芯断供虽然造成了集团在机芯方面的利润大打折扣但是却很好的将许多披着瑞士制造的低质量手表品牌清除门户。要不然自己承担高额研发费用,要不然去采用低质量的统芯。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这样霸道的手段也让瑞士大部分低质高价的腕表品牌面临破产,走向绝路。

技术垄断对国产制表业带来的影响

部分学者认为,宋代科学家苏颂发明的的机械自鸣钟装置是钟表最早的起源。虽然苏颂自鸣钟的精准度,稳定性,可靠性一言难尽但是却已经与如今的钟表构造高度重合,如自鸣钟的平衡机构(摆轮等)已经与目前的机械钟表平衡机构十分雷同。但如今国产制表厂商面临着数控机床进口难,没有技术沉淀,没有技能员工的窘境只能通过独自摸索,仿制等手段,虽然艰难,艰辛且不光彩,但也是一种从无到有的过程与进步。

品牌标签化所谓的“血统”以及精妙的营销能力是瑞士表的优势。奢侈品的发源地是欧洲,奢侈品从来不跟成本挂钩,它主要突出的是身份的尊贵感。即便瑞士手表卖得很贵,但人们也不会去研究它的成本。但是同样一款国产表,人们往往又希望它物美价廉,还要求它能显档次。这本身就非常的矛盾且不公平。国产表坏了,那就是质量不好。瑞士表坏了,那就是自己没有爱惜。

另外在营销宣传方面,瑞士手表非常擅长讲故事,并且持续不断地把这个故事讲了一两百年,每年都不惜重金的用来给品牌造势。因此瑞士手表有很高的品牌溢价,整表的售价有60%都是品牌溢价带来的。这种情况下国产表费尽心机的去花高昂的价格用来研发,绝大多数人也并不会买单。同等质量的产品,即便只有三分之一的价格,他们依然觉得贵。品牌标签已经根深蒂固地刻在了消费者的心里。日本表和德国表也都逃不出这个魔咒。所以,你现在明白了国产表为什么不能和瑞士表抗衡了吗?真的跟实力无关。

国产腕表的发展前景

国产手表在顶级腕表领域就算宣传的再好,折扣再高都很难与同价位百达翡丽,朗格等顶级品牌一绝高下。毕竟,造出与造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顶级国产腕表卖出顶级的价格无非为了两个字儿,面儿...

国产原创设计的手表市场,不但称不上广阔,反倒十分狭窄。目前国内大部分打着原创设计噱头的手表产品大多在外观上都与瑞士,德国名表高度相似。说好听点叫“致敬”,说难听点叫“抄袭”。这类“致敬”产品质量,品控,走时精度都表现得不尽如人意甚至大部分都是廉价的代工产品,小米有品陀飞轮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小米有品陀飞轮相比海鸥万希泉等高价低质陀飞轮而言已经算得上良心产品,但是你又见到过有几个人在真正消费,佩戴“天地良心”的小米陀飞轮手表?

两弹一星我们造出来了,高楼大厦我们建出来了,电子芯片我们研发出来了...区区一块高质量的手表我们为啥造不出来?时间,利润,花销,市场与必要性是我们国产腕表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我们之所以不去创造原创的高质量手表最大的原因是需求太低,必要性太小。

两弹一星必要吗?肯定必要!高楼大厦需求高吗?肯定需求高!电子芯片市场大吗?肯定很大!但手表作为奢饰品与国内市场的消费习惯而言实在是太低,太小,太利基。所以海鸥,北京,飞亚达等国产自主品牌既没有精力,更没有必要去研发高质量国产手表。

一切工业结晶,都不能一蹴而就。瑞士,德国经历了白余年的时间才到达了制表行业的巅峰,在这期间经过了长时间的反复尝试,技术提升,产品优化包括忍痛对本国自主品牌优胜劣汰。在这期间也受到了日本石英危机带来的挑战与重新定位,也花费与成本了大量的时间与成本去研发尖端产品。比如表王百达翡丽历经数年,付出数亿元资本去研发,生产一块顶级大复杂手表,虽然售价几千万但是限量仅仅十几块,几十块...

很明显百达翡丽不可能靠这限量的小几十块手表来收支平衡,但与海鸥顶级手表的区别是,百达翡丽物有所值,有人消费。而海鸥纯凭噱头,自然没人买单。不可否认,百达翡丽的地位,认可度与海鸥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之上,并且价格也相差甚远,毫无可比性。但是通过横向对比可知,两千万的百达翡丽与两千万的江诗丹顿不分伯仲,而五十万的海鸥相比五十万的雅典,朗格可真的是差太远太远了...

国产低端手表真的不能买吗?什么叫低端,什么叫高端。但如果低端代表着国产廉价腕表的话的确需要三思而后行。事实证明,大部分手表被生产制造出来都是浪费钢材,浪费机会成本。然而大多数的自主品牌又不能承担天价的研发费用去用心做好几款产品去服务极少数的客户,于是只能通过外观抄袭,廉价统芯,宣传噱头等方式来“割一波讲情怀的韭菜”。

事实证明,我们造的出,更能造的好。但值得反思的是为啥我们现在没有?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技术垄断,市场太窄,假表猖獗,花销太高。排除这些问题,国产自主品牌离造出让表友们称心如意好表的就是时间问题了。即使工业发展如此迅速,在大部分自主品牌制表经验几乎为零的背景下,自主品牌造出媲美瑞士,德国同价位的手表保守估计,至少五十年...然而国产自主品牌缺少恰恰就是精耕细作,沉心钻研的工匠精神。更缺少脚踏实地,为国人造出一款真正能够消费起的高质量“国民手表”的实际行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