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厂址选择平面及高程布置
城市污水处理厂址选择平面及高程布置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选址和平面及高程布置是确保污水处理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本文详细介绍了污水处理厂址选择的原则、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以及高程布置的具体要求,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需要注意的是,本文内容主要基于2018年的技术标准,读者在实际应用时应结合最新的行业规范和标准。
城市的排水系统与城市的总体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数目及位置又受到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支配。因此在污水处理厂的总体设计时,对厂址的选择,仍需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进行详尽的技术经济比较。污水处理厂的厂址选择的原则如下:
一、为了保证环境卫生要求,厂址应与规划居住区或公共建设群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二、厂址应设在城市集中供水水源的下游至少500米的地方。
三、在选择厂址的时候引进可能少占农田或不占良田,而处理厂的位置又应便于农田灌溉和销纳污泥。
四、厂址应尽可能设在城市和工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
五、要充分利用地形,把厂址设在地形有适当坡度的城市下游的地区,以满足污水处理构筑物之间水头损失的要求。
六、厂址如果靠近水体,应考虑汛期不受洪水的威胁。
七、厂址应设在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以利施工并降低造价。
八、厂址的选择应考虑交通运输及水电供应等条件。
九、厂址的选择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考虑远景的发展,留有充分的扩建余地。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包括:处理构筑物的布置、办公、化验及其它辅助建筑物的布置。以及各管道、道路、绿化等的布置。根据处理厂的规模大小,可以绘制总平面图。
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是:
一、处理构筑物的布置应该紧凑、节约用地并便于管理;
二、处理构筑物应尽可能按照处理流程排序布置,以避免管线迂回。同时应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方量。远期设施的安排应在原始设计中仔细考虑,除了满足远期处理能力的需要而增加的处理构筑物外,还应为改进出水水质的设施预留场地。
三、经常有人工作的构筑物的布置应在夏季的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一方。在北方地区,还应考虑朝阳。
四、在布置总图时,应考虑安排充分的绿化地带,为污水处理厂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
五、总图布置应考虑远近期结合,有条件时,可以按远期规划水量布置,将处理构筑物分为若干系统,分期建设。
六、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应考虑敷设管渠的的位置,运转管理的需要和施工的要求,一般采用5—10米。
七、污泥处理构筑物应尽可能布置成单独的组合,确保安全,并方便管理。八、变电站的位置宜设在耗电量大的构筑物附近,高压线应避免在厂内架空敷设。九、污水处理厂内管线种类很多,应综合考虑布置,以免发生矛盾。污水和污泥的管道应尽可能考虑重力自流。
十、污水处理厂内应设超越管,以便发生事故时,使污水能超越一部分或全部构筑物,进入下一级构筑物或事故溢流。
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为了使污水能够在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流动,以保证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在进行平面布置的同时,必须进行高程布置,确定各构筑物及连接管渠的高程,并绘制处理流程的高程布置图。
在整个污水处理工程中,应尽可能使污水和污泥为重力流,但在多数情况下,污泥往往需要提升。
高程布置得一般原则如下:
一、为了保证污水在各构筑物之间能够顺利自流,必须精确计算个构筑物之间的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及构筑物自身的水头损失。此外,还应考虑扩建时预留的贮备水头损失。
二、进行水力计算时,应选择距离最长、水头损失最大的流程,并按最大设计流量计算。还需考虑管内淤积时阻力增大的可能。以此,必须留有余地,以防止水头损失不够而发生涌水现象,影响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三、污水厂的出水管渠高程,须不受水体洪水顶托,并能自流进入到农田进行灌溉。
四、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包括进出水渠的水头损失)须进行计算确定。
五、污水厂的场地竖向布置,应考虑土方平衡并考虑有利,并考虑有利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