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小三阳”患者如何通过干扰素治疗实现临床治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小三阳”患者如何通过干扰素治疗实现临床治愈?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1.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15fc1451025e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中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一直是一个挑战。本文将分享一个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IFN-α)成功治疗的病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病例介绍

患者为30岁女性,主诉食欲不振7年。2006年首次发现乙肝标志物阳性,ALT约80 U/L,HBV DNA阳性。经过保肝降酶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2013年11月因再次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入院治疗。

入院检查显示:

  • 乙肝标志物阳性,“小三阳”
  • HBsAg 1237.31 IU/ml
  • 肝功能异常,ALT 231 U/L
  • HBV DNA 1.34E6 IU/ml
  • 基因型为C型
  • 肝脏病理提示慢性肝炎,G2/S2
  • 脾大

治疗方案

患者于2013年11月22日开始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 IFN-α-2a)180 μg每周一次皮下注射抗乙肝病毒治疗。治疗期间,患者曾出现肝功异常加重,但经保肝治疗后好转。抗病毒治疗24周时HBV DNA阴转,44周时HBsAg转阴。

治疗结果

  • 干扰素总疗程60周
  • HBsAb在治疗1个月后达116.7 mIU/ml,7个月后HBsAb>1000 mIU/ml
  • 治疗期间血常规中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一过性略下降,无其他不良反应
  • 停用干扰素3年余后,肝功正常,HBsAb>1000 mIU/ml, HBeAb及HBcAb阳性,乙型肝炎病毒载量未检测到

讨论与小结

根据2015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Peg IFN-α治疗的适应证包括:

  • HBV DNA<2×108 IU/ml
  • 高ALT水平
  • 基因型为A或B型
  • 基线低HBsAg水平
  • 肝组织炎症坏死G2以上

研究表明,HBeAg阴性患者中,治疗12周和24周时血清HBsAg定量分别下降0.5和1 lgIU/ml的患者有较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预测率。本例患者在治疗12周时HBsAg和HBV DNA均有大幅降低,最终实现HBsAg血清转换,获得临床治愈。

结论

对于年轻、基线优势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IFN-α)治疗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通过合理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方案,部分患者有望实现临床治愈。

专家简介

黄芬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三感染性疾病、肝病病房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年。在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