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费率”“利率”一字之差 利息翻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费率”“利率”一字之差 利息翻倍

引用
1
来源
1.
http://ehsb.hspress.net/shtml/hsb/20240315/1032857.shtml

“费率”和“利率”仅一字之差,但在购车贷款时,却会导致利息出现巨大差距。近日,华商报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汽车4S店销售人员在介绍车辆贷款分期方案时,存在未主动提及贷款利率或将费率和利率混为一谈的情况,导致消费者实际支付的利息远高于预期。

案例曝光:从4%到8%,消费者被“套路”

2023年1月,西安市民高先生在一家4S店购买了一辆宝马X5,裸车价为59.7万元。销售顾问向他推荐了平安银行的分期贷款业务,并表示该贷款“费率”为4%左右,低于房贷利率。高先生没有细究,便让妻子去银行办理了贷款业务。

然而,年底查账时,公司财务发现银行合同写的车贷利率是8%,比之前4S店说的4%翻了一倍。高先生重新翻看4S店的费用清单,发现并没有任何标注利率和费率的字样,感觉自己被“坑”了。

经过协商,银行最终答应不收取违约金,高先生一次性付清了购车尾款。同时,银行按照房贷基准利率,退还了多收取部分的差价。

记者暗访:多家4S店存在类似问题

华商报记者以购车人身份,先后走访了西安多家汽车品牌4S店,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 宝马4S店:销售表示宝马金融的“年化息”为6.99%,相当于3.76%的“息”。但当记者追问“年化息”是指费率还是利率时,销售含糊其辞,称“费率是民间贷款的说法,3.76%是(年)费率,换算成(年)利率是6.99%”。

  • 沃尔沃4S店:销售表示年化利息在4.6%左右,但当记者询问是利率还是费率时,销售称“分不太清”,只表示5年期贷款都是付贷款额23%的利息。

  • 丰田4S店:销售用“3至5厘”的方式描述利息,但未明确说明是利率还是费率。手写贷款方案中也未注明费率、利率等信息。

  • 奔驰4S店:销售手写了一份还款方案,表示年化是4厘4的利息。但记者自行推算后发现,这种方案年化费率为4.4%,年化利率为8.12%。

专家解读:三种描述方式暗藏玄机

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销售公司负责人透露,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车贷的实际利率相比房贷更高。行业内普遍采取费率的计算方式,同时等本等息是更有利于提前还款人群的还款方式。

但这种做法也存在隐患:由于利率和费率间的换算较为复杂,部分新入行的销售容易产生误解。同时,行业内有部分销售刻意回避利率问题,仅告知购车人每月应还多少月供,导致一些购车人陷入误区。

数据对比:同一笔贷款“费率”和“利率”相差近一倍

以贷款15万元,期限5年为例:

  • 若年利率为4%,选择等额本息的方式还款,5年后共需支付利息15748.8元。
  • 若将计算比率更换为4%的费率,还款方式为等本等息,5年后共支付利息(费用)30000元,实际年化利率为7.42%。

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应明确告知年化贷款利率及费率

2022年,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汽车金融业务的通知,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应在公开渠道展示各项汽车贷款产品的年化贷款利率及费率、贷款违约金、担保方式等关键信息,并充分尊重消费者知情权与自主选择权。

律师说法:商家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及选择权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善律师指出,商家打着“费率低”的旗号,混淆概念,或刻意隐瞒“费率”与“利率”的区别,误导消费者陷入贷款陷阱。这种行为构成虚假宣传,将面临行政处罚。同时,商家的虚假宣传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及选择权,消费者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要求商家承担消费欺诈的法律责任。

本文原文来自华商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