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如何看待高血压?首选哪些中药?看看国家高血压指南怎么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如何看待高血压?首选哪些中药?看看国家高血压指南怎么说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4DUVF6C05348XTW.html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近日发布,其中详细介绍了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和理念。本文将为您解读中医如何看待高血压,以及指南推荐的中药方剂和中成药。

根据高血压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眩晕”“头痛”“风眩”“头风”等范畴。

相关病症描述首见于《黄帝内经》,主要病因为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年高肾亏、病后体虚等,其病理因素多为风、火、痰、瘀、虚

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肝肾阴虚为本,风阳上亢、气血失调、痰浊内蕴为标

因病程及合并靶器官损害的不同,多表现为早期肝阳上亢、中期阴虚阳亢及后期阴虚及阳,而瘀血阻络、痰浊内蕴在整个病程中均可能兼夹。

本病总体上以阴虚阳亢、水不涵木最多见,潜阳育阴治则应用最广泛。

中医药强调整体调节,在我国基层高血压防治中也被广泛应用。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变防衰”的防治策略,在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康复等不同阶段均可以通过调节阴阳平衡而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其强调整体观的辨治理念,更有助于高血压多种危险因素的控制,从而降低心血管总体风险。

根据高血压中医流行病学数据和基层高血压的防治特点,可简要分为风阳上亢、肝肾阴虚等实、虚两个证型进行辨治,痰、火、瘀等病理因素作为兼夹证候处理。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 版)推荐的相关中药制剂已开展了临床研究,积累了一定的循证医学证据,明确了其降压的获益,具体治疗建议如下:

风阳上亢证

主症: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或恼怒加重;

次症:急躁易怒,少寐多梦,面红目赤,肢麻震颤;

舌脉:舌质红,苔黄,脉弦。

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加减。药物组成为天麻 915g、 钩藤(后下)1220g、生石决明(先煎)1520g、山栀 6 ~10g、黄芩 310g、川牛膝 1220g、杜仲 610g、益母草 915g、桑寄生 915g、茯神 9 ~15g 等,每日一剂,煎煮后服用。

中成药:可选择天麻钩藤颗粒,一次 5g,一日 3 次;松龄血脉康胶囊,一次 3 粒,一日 3 次;清肝降压胶囊,一次3 粒,一日 3 次等。

肝肾阴虚证

主症:眩晕,腰酸膝软,五心烦热;

次症:心悸,耳鸣,失眠,健忘;

舌脉:舌红苔少,或伴有裂纹,脉弦细数。

推荐方药:杞菊地黄丸(《医级》)加减。杞菊地黄丸组成为枸杞子 1015g、菊花 612g、熟地黄 10 15g、山萸肉 612g、山药 1530g、丹皮 10 ~15g、茯苓 1015g、泽泻 6~10g 等,煎服方法同风阳上亢证。

中成药:可选择杜仲平压片,一次 2 片,一日 23 次;杞菊地黄胶囊,一次 56 粒,一 日 3 次等。

此外,高血压患者若兼见心、脑、肾、外周血管等靶器官损伤的瘀血内阻等临床表现时,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酌情增加三七 23g(研粉吞服)、丹参 1015g、川芎 1015g、川牛 膝 1220g 等活血通络之品;

若兼见头重如裹、形体肥胖等痰浊内阻证者可选择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药用姜半夏 69g、白术 612g、天麻 9~15g 等。相关中成药可选择半夏天麻丸、 眩晕宁颗粒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