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应激:从压力到调适的奇妙之旅
心理应激:从压力到调适的奇妙之旅
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人们往往会经历心理应激反应。这种反应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生理状态,还会影响认知能力和情绪。本文将从军事心理学的角度,为您详细解析心理应激的成因、影响及应对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心理应激是指人在面临紧张、危险或出乎意料的情况时,本能产生的情绪状态,在军事心理学中也称为战斗应激。军事职业因其特殊性,在执行作战、抢险、救灾等任务中,军人不但要承受体能负荷,还要承受心理压力。正确管理与调适心理应激水平可提升军人适应性、韧性和作战效能,对维护军队战斗力和实现军事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什么是心理应激
“心理应激”可理解成当面对危险时,机体对于危险做出的保护性的心理反应。军人常见的应激源包括突变的战场环境、军事训练项目、新兵入伍适应及日常工作压力等。
适当的心理应激能够调动人体潜能,让身体保持良好状态,判断更加敏锐,处理突发情况更加得心应手。但是如果人长期处于过度的心理应激状态,就会变得沮丧无力,甚至出现精神方面的障碍,心理应激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警觉期、抗拒期和衰竭期。
警觉期:这个阶段,个体会出现“战斗或逃跑”的反应,身体开始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心率加快,呼吸加速,血糖水平上升。这些变化有助于个体快速应对威胁。
抗拒期:如果压力持续存在,身体会进入抗拒期。在这个阶段,身体通过分泌皮质醇等激素来持续应对压力。这种状态下,个体的适应能力会增强,但同时意味着长期压力开始对身体造成负担。
衰竭期:如果压力持续过久,身体的适应能力将逐渐耗尽,进入衰竭期。这时个体可能会出现疲劳、焦虑、抑郁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削弱和各种疾病的发生。
心理应激的影响
应激反应对个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包括明显的生理变化,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张等,还包括情绪和行为上的变化,如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逃避、工作效率下降等。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认知能力降低:注意力下降、注意范围变窄、记忆下降、思维迟钝、解决问题的能力严重下降。
出现不良认知:觉得世界是不安全不可控的、认为他人是不可信的、觉得自己很弱小是无能为力的。
消极的情绪: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羞耻和罪恶感、情感麻木。
意志行为减退:逃避回避、退行依赖、敌对攻击、无助自怜及物质滥用。
心理应激水平自测
当我们进入到应激状态,主观感受往往不太精准,可以通过简易评估和专业量表进行评估。
- 心理应激反应简易评估表:
- A.恐惧,无法感觉安全。
- B.对自己或者其他任何人失去信心。
- C.自尊丧失、感觉受挫、痛恨自己。
- D.感觉空虚。
- E.感受变得迟钝及麻木。
- F.变得退缩或孤立。
- G.睡眠状况恶化。
如果有以上表现中的4条或4条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2周,请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心理医生提供帮助。
- 应激感受量表(PSS-10):请仔细阅读每一条,然后根据最近1个月的实际情况,在选项处勾选您觉得最相符的答案。
把选项得分相加得到总分,总分越高表示感受到的压力水平越高且应激反应越明显:0-9分为轻度应激倾向、10-15分为中度应激倾向、16-21分为中重度应激倾向、22-40分为重度应激倾向。如果达到中重度应激倾向,自我调适不能有效控制和改善,请积极寻求心理工作人员的帮助。
如何调试应激反应
- 理性认识,积极应对:接受现实,理性客观分析事情,允许自己基于事实合理推测,切勿天马行空胡思乱想,而产生归因错误、糟糕至极等错误认知;再者要改变不合理或消极的思维模式,用更积极、现实且具有适应性的观点来替代它们。
- 增强沟通,宣泄情绪:可以向信任的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倾诉情绪,试着从家人、战友、以及心理骨干处获得情感、信息或物质支持。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可以提供安慰、鼓励和实际的帮助,让我们感到不那么孤单并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 消除恐惧,心理调适:不要刻意回避出现的恐惧、焦虑情绪,情绪反应是正常的没有对错,无条件的接纳是调节心理应激的有效方法。通过放松技术,如深呼吸、冥想、正念练习等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培养积极的心理态度。
- 积极锻炼,强健身心:保持正常规律的作息,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运动产生的多巴胺、内啡肽能够有效地缓解身体的紧张状态,通过运动强健身心,降低应激反应的强度。
每种应对方式都有它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偏好,选择或结合使用这些策略来更有效地管理心理应激。
在千变万化的战场上,每一位军人都是祖国最坚实的盾牌。面对心理应激,我们不仅要勇敢面对,更要学会科学管理与调适。让我们以钢铁意志,守护心灵净土,以最佳状态迎接每一次挑战。我们要牢记使命,勇担责任,以实际行动诠释军人的担当精神。让我们共同守护心灵的家园,以钢铁意志书写无悔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