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什么是感知机?感知机的XOR问题及解决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什么是感知机?感知机的XOR问题及解决方法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qq_62573714/article/details/137243838

感知机概述

感知机是最早提出的一种监督学习分类算法,是一种二分类的线性分类模型。

感知机模型

感知机由两层神经元构成,即输入层和输出层。在这个模型中,输入数据通过权重向量加权和偏置相加后,再通过激活函数产生输出。

这个过程中,激活函数的选择对于模型的表现至关重要。在单层感知机中,常用的激活函数是sign函数,它将输入映射到{0, 1}两个类别上。

单层感知机的数学表达式为:

f(x) = sign(\sum_{i=1}^nw_ix_i+b)=sign(\mathbf{w}^T\mathbf{x})

其中:

sign(x)=\begin{cases}+1&x>0\+0&x<0&\end{cases}

W^T=[b\ w_1\ w_2\ w_3\ w_4\ ...\ w_n]

X=\begin{bmatrix}1\x_1\ x_2\x_3\x_4\...\x_n\end{bmatrix}

W^T是权重向量,X是输入特征向量,b是偏置,sign函数则负责将结果映射到两个类别上。

激活函数的选择

在激活函数方面,逻辑回归通常使用sigmoid函数作为激活函数,而单层感知机则使用sign函数。

损失函数的选择

在损失函数方面,逻辑回归常用交叉熵损失函数,而单层感知机则基于误分类点到超平面的距离总和来构造损失函数。

超平面、线性可分和线性不可分

  • 什么是超平面?

在n维空间中,超平面是一个将空间分成两部分的n-1维的平面。例如,在二维空间中,超平面是一条直线;在三维空间中,超平面是一个平面。

  • 什么是线性可分和线性不可分?

如果一个数据集可以被一个超平面完全划分(完全正确地分类),则称该数据集是线性可分的数据集,否则称为线性不可分的数据集。

感知机的缺陷

感知机处理的是线性可分问题,即可以通过一个超平面将不同类别的数据完全分开的情况。对于线性不可分的问题,感知机就无法有效地进行分类。(例如,异或(XOR)问题是线性不可分的典型例子

异或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异或问题

异或运算的规则是:当x1和x2取值不同时为1,取值相同时为0。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二维的二分问题,而且每个维度只有0和1两种取值方式。它有以下四种形式:

我们可以看到,前面的三种情况(“与”,“非”,“或”)都可以通过一条直线把0和1给区分开。但是到了“异或”就没有办法了,必须要画一个圈才能将0和1给区分开(1在圆圈里面,0在圆圈外面),也就是说,“异或”没有办法被线性可分。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种策略,即通过叠加多个单层感知机来构建一个多层感知机(MLP),从而实现对非线性问题的分类。

异或运算可以通过 与、或、非 这三种基本运算组合而来。具体如下:

x1⊕x2
(¬x1∧x2)∨(x1∧¬x2)

下面我们来直观地看这个过程。

从图中可以看到,x1和x2同时输入到第一个感知机(左侧绿色圆圈)上,在第一个感知机上做(¬x1∧x2)运算;与此同时,x1和x2同时输入到第二个感知机(右侧绿色圆圈)上,在第二个感知机上做(x1∧¬x2)运算;将两个感知机的运算结果作为输入到第三个感知机(蓝色圆圈)上,在第三个感知机上完成(¬x1∧x2)∨(x1∧¬x2)运算。这样就解决了异或运算。具体过程如下:

(¬x1∧x2)有四种情况:

  • (0,0)---- 0
  • (1,0)---- 0
  • (0,1)---- 1
  • (1,1)---- 0

(x1∧¬x2)有四种情况:

  • (0,0)---- 0
  • (1,0)---- 1
  • (0,1)---- 0
  • (1,1)---- 0

以上两个感知机的输出结果作为第三个感知机的输入,于是(¬x1∧x2)∨(x1∧¬x2)有四种情况:

  • 左下角接受输入(0,0)---- 输出为0
  • 右下角接受输入(0,1)---- 输出为1
  • 左上角接受输入(1,0)---- 输出为1
  • 右上角接受输入(0,0)---- 输出为0

由于左上角和右上角的输入输出结果一致,把它们合并成一种情况,即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合并后的样子显然就可以简单的进行线性分类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