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失去三十年中的航空业2——91年前:经济高速发展,机队增速逐步走向失控
日本失去三十年中的航空业2——91年前:经济高速发展,机队增速逐步走向失控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中国与日本发展有诸多相似之处。目前中国的人均GDP约相当于日本的80年代初,主要特点如下:
1.新干线发展对国内短途虹吸明显:东京至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之间,新干线的市场份额显著高于航空,航空在这两条短途航线的市场份额低于20%。
2.增长点在出境游,引发航空业国际出行量大爆发。主要受益于经济发展和汇率升值。
3.80年中后期机队增速过快埋下隐患。航空公司对于出境游的预期过于乐观,日元升值后购买力提升,引进飞机增速过快,为90年后十年埋下了隐患,导致航空公司连续十多年无法实现稳定盈利。
航空业发展与出入境旅客量及机队数量增长息息相关,通过借鉴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航空业的发展,可以更好的分析当下中国航空业$的情况,预测中国未来航空业的发展路径。$南方航空(SH600029)$$春秋航空(SH601021)$$吉祥航空(SH603885)$#航空#
本文先聚焦91年前日本战后经济发展高速期,也即是日本60年代到90年代的发展进行分析,以此先了解日本航空业在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前的状态,详细如下:
一、社会经济发展:战后繁荣
(一)人均GDP:80年代末期一度超越美国
日本战后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1960年池田内阁推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目标是在十年内实现国民收入翻倍。在这个计划推动下,日本人均GDP从60年的509美元增长到70年2100美元,超额完成了目标。
七八十年代日本同样经历了石油危机,但日系汽车产量反而暴增,等日元升值等阶段,虽然经济增速在中间曾出现降速,但87年-91年日本人均GDP(美元计价)借着日元升值契机一举超越了美国,达到 29,428美元。
图1-1:美国与日本人均GDP比较(美元)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集团
(二)奥运会:64年东京72年札幌奥运会,加快推动新干线发展
1964年日本举办了东京夏季奥运会(北京2008年),在这届奥运会上日本获得16个金牌,排在第三,仅次于美苏,体现了日本经济及文化的竞争力。接着1972年,又在札幌举办冬季奥运会(北京2022年)。
奥运会的举办促进了日本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如东京的高架路系统、连接日本核心三大都市圈(东京、名古屋、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等。
(三)新干线:日本高铁抢占国内短途客流
1964年10月1日, 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东京大阪)正式运营。新干线以其高速、便捷、准时的特点,在日本国内交通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图1-2:日本新干线路线图
在东京至大阪、名古屋等核心大城市之间,航空业逐渐边缘化,市场份额仅分别有19%、3%。
仅在距离最西端的东京到福冈,则由于新干线票价较高(约1000元)且路程较远(直线900公里约5小时),仍有70%左右市场份额。
图1-3:东京到日本主要城市的航空市场份额
图片来源:招商证券
(四)汽车:石油危机反而受益,一举超越欧美称霸全球第一
1973年开始的两次石油危机导致原油价格从不到5美元/桶,上涨到1981年超过35美元/桶。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欧美经济陷入高通胀困境,全球航空业也因此出现连年亏损。
图1-4:原油价格
数据来源:战后日本经济史
但原油价格快速上涨反而给了日本汽车业带来发展契机,使得可靠省油的日本汽车相比欧美“油老虎”更有吸引力,日本在80年-90年汽车产量一举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汽车第一大出产国。
图1-5:主要国家历史汽车产量(千辆)
数据来源:战后日本经济史
(五)汇率:广场协议干预汇率,日元5年升值100%
广场协议是1985年9月美、日、德、法、英五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的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协议,核心目标是推动美元对日元和德国马克等主要货币有序贬值。五国央行抛售美元、买入日元和马克,短期内释放明确政策信号。日本央行在协议后一年内抛售约100亿美元,德国央行亦大规模干预。汇率干预使得日元在85至90年升值超100%。
二、航空业发展情况
(一)需求:出境人数高速增长,年均增速19%
从1980-1985年,日本航空业旅客运输量基本没有增长,进入五年左右的停滞发展期。主要可能是因为国内新干线发展迅猛,经济发展又进入调整期,导致需求不足。
图2-1:日本历年航空旅客运输量及增速(亿人次)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集团
出境游大爆发:受益于日本战后GDP高速增长和日元大幅增值,出境人数快速增长,从1964年13万人增长到1991年1063万人,增长了8077%,复合增速17.7%,增速显著高于GDP。
入境游此时也在缓慢起步。同时期访日外客数增速也并不低,从1964年35万人增长到1991年353万人,增长了908%,复合增速达8.9%。只是相对高速增长的出境游显得并不出众。
图2-2:64-89年日本出入境人数(万人)
数据来源:日本观光厅
(二)政策:国际市场准入解禁,ANA进入后市场竞争加剧
从ANA的一份早期运输量数据可以看出当时航空业发展情况。
85年以前国内航班发展比较缓慢,主要原因在于新干线的发展分流了国内航空旅客运输量。国际市场则由于仅有JAL授权经营,ANA尚未进入。
85-90年由于日元汇率升值,出境人数大大增加,航空旅客运输量才开始较快发展。此时ANA借着政策解禁时机,快速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但也造成市场竞争加剧。
图2-3:全日航历史发展趋势
(三)机队规模:机队规模年均增速7.9%,1991年暴涨11%
1968年以来,日本的民航机队从50架增长到91年308架,复合增速7.9%。
70年代期间,虽然机队增速仍保持高速发展,但是由于73年中东战争、81年两伊战争导致原油价格从3.1美元/桶暴涨到超30美元/桶,涨幅10倍。原油价格暴涨导致航空业成本提高,航空公司机队增速也下降。
但在85年后,随着油价回落和日元升值,航司燃油成本回归,飞机采购成本下降,使得行业机队再次加速发展,从最初年增5%,到1991机队增速再次回到两位数的11%。
图2-4:68-91年日本飞机数量(架)
数据来源:日本国土交通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