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最常犯的错:不可不知的投资心理与认知偏差误区
投资中最常犯的错:不可不知的投资心理与认知偏差误区
在投资的世界里,错误和偏差无处不在。从过度自信的预测到盲目跟随市场的情绪,投资者常常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各种认知陷阱。本文将深入探讨投资中最常见的错误和认知偏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市场,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当你读完本文,我希望你会认为这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以成为更好的投资者为目标,开始金融市场的乐趣之旅吧。
预测的陷阱
对本质上不可知的东西进行精确预测的趋势究竟有何影响,或者说在不确定性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还坚持完全不合理的多位有效数字预测,可能会对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决策产生怎样的影响。尽管用精确数字进行预测可以营造一种对未来的确定感,但这种确定感完全是虚幻的。
分析师能正确判断明年的股票市场会涨还是会跌吗?事实证明,在这20年的时间里,他们只在9年中预测对了股市的走向(见图1-2)。换句话说,分析师预测股市方向的准确率跟用抛硬币猜测的方法旗鼓相当。
分析师试图在当前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猜测,并报出一个与当前利率不尽相同的预测数字。不幸的是,这些猜测值的预测效果比简单地使用当前利率作为预测值还要糟糕。
一家公司的风险和机会无法用一个数字来概括,只能以一系列潜在可能结果的形式来表达。如果这一系列潜在可能结果显示风险高于机会,明智的投资者就不会投资于这样的公司,或会选择出售已有的投资头寸。
虽然基本面分析不一定能让投资者做出更好的预测,但确实能防止他们成为不可靠或不准确信息的牺牲品。
只要假设利率、汇率和其他市场变量在一年内与当前水平保持一致,你的预测准确率就可以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超过那些专业分析师。如果对盈利来说也是如此,那么使用历史市盈率应该比使用远期市盈率效果更好。现实中的真实情况也正是如此。
当使用历史市盈率作为筛选指标时,最便宜股票的表现要明显好于最昂贵的股票,差异程度要高于使用远期市盈率作为筛选指标。这一点在进行测试的所有股票市场上都成立。
每个投资者都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一方面要坚持长期投资,让它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增长潜力,另一方面也要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做出反应,根据能实质影响股票长期收益的各类因素及时做出调整。
分析师预测的局限性
- 分析师们对利率、股市收益率等其他重要金融市场变量的各类预测是出了名的不可靠。即使是在预测这些指标的变化方向时,最优秀的专业人士也很难强过抛硬币瞎猜,更不要说预测收益率的具体数值了。
- 在实践中,简单假设利率、股票市场或汇率将会在一年后保持现在的水平,比分析师们的预测或共识更能预示未来。
- 要预测投资期限为一年的资产收益,预测误差是很大的。而投资期限更长时,预测误差会更大。收益率均值回归的趋势不足以克服复利对预测误差影响的指数放大。
- 对公司基本面或宏观经济的深入分析并不能提高分析师点位预测的质量,只会让他们对自己的预测准确率更加盲目自信。
- 基本面分析是有价值的,它能帮助投资者识别出对投资有重大影响的风险和机会。但这距离能够做出精准的预测还差得很远。
- 如果投资者希望改善自己的投资效果,他们就需要认真对待关于未来的这种不可消除的不确定性。一方面要警惕基于点位预测的指标,比如预期盈利,或者完全放弃基于预测数据进行分析的思路。要做到这一点,在构建股票投资组合时就要避免使用远期市盈率和其他依赖预测的指标,改为使用历史市盈率和其他不依赖预测的指标。另一方面,应该构建广泛分散化的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这可以通过在每种资产上投资等量的资金来实现。这种等权重投资组合在现实中很难被更复杂的模型击败。
短期主义的陷阱
如果短期主义是一个严重错误的话,那么每一个增加长期主义倾向的行动都应该有助于改善业绩。但长期投资的问题在于它往往会让人觉得无聊。
金融市场和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短期主义,尽管大多数投资者的目标是长期的。互联网和财经频道的出现,强化了投资者的这种短期主义倾向。
对人类大脑在投资过程中变化的研究表明,无论投资决策的实际结果如何,我们都会从投资的过程中获得快感。交易越频繁,就越能刺激我们的大脑。交易会让人上瘾。
研究表明,交易活动的增加会导致扣除成本之后的业绩下降,使我们更难实现自己的长期投资目标。
为了培养自己的长期倾向,并提高投资收益,我们应该降低对投资组合估值的频率。一般来说,应该每年或每季度检查一次长期投资组合的表现,并用五年或更长的时间段对基金或投资经理的表现进行评估。
评估投资业绩的时候也应该结合自己的长期目标,使用新的可视化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这可以降低因为短期市场波动而仓促改变现有投资组合带来的风险。
价值投资的挑战
长期来看,价值型股票的出色表现是真实无疑的,但不幸的是这种表现并不是时刻都有的。价值型股票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表现显著优于大盘,但也有可能在同样长的一段时间中表现不佳。
很多时候,投资者会对自己的投资组合和投资理念产生情感依恋。他们会在各种批评面前为它们辩护,用越来越古怪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自己的投资一定会迎来翻身的一天。
- 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坚持使用长期投资策略是成功的关键。因此,他们应该以长期收益率为目标,坚持既定的投资策略和理念,并尽量避免对短期市场波动做出反应。
- 但长期的投资组合有时也会出现在短期内遭受巨大下跌的可能,以至于在几年内甚至几十年内都几乎不可能从亏损中恢复。在已遭受如此之大的损失后,如果仍然坚持不改变原有的投资头寸,这不是一个优秀的长线投资者的标志,而是过于固执的一种表现。
- 从长远来看,价值投资策略和反转投资策略都可以取得非常大的成功,但这些策略的高收益是断断续续的,可能会出现连续多年表现不佳的情况。
- 为了防止出现很难乃至不可能挽回的损失,长期投资者应该从短线投资者那里学习一些技巧。
- 这些技巧可以让专注于长期策略的投资者心态更加平和地评估自己的投资组合,避免感情用事。在与自己原有观点相反的证据面前,对一项投资的情感依恋会导致非理性的固执。
- 其中一种解决方法是全面考虑影响投资价格的所有驱动因素。虽然价格背后的驱动因素很多,各自指向不同的方向,但通常同一时刻只有一个影响最大的因素在主宰价格走势。追踪不同驱动因素的影响程度,将有助于投资者确定近期价格走势的方向。
- 止损与适当的重新买入规则相结合,可以将情绪从投资中完全剔除,是防止遭遇过度亏损、让投资者在市场中存活时间最大化的有效工具。
经验与学习
作为投资者,我们的投资决策会受到自身经验的影响。年轻、缺乏经验的投资者与年长投资者会拥抱不同的投资风格,投资的资产类型也各不相同。
不幸的是,几乎没有证据表明投资者的投资业绩会随着自身投资经验的积累而改善。经验的确会改变我们的投资方式,但不一定是往好的方向改。
来自金融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如果投资者经历过多次的泡沫和崩盘,他们会逐渐了解市场,并学会避开金融泡沫。但这个学习过程是缓慢的,投资者通常要经历好几个繁荣和萧条周期才能学会识别它们。
这种缓慢的学习可能导致泡沫回声,即在市场参与者最终吸取教训并开始更理性行事之前,两个大的市场泡沫和崩溃会在短时间内相继发生。
不幸的是,市场往往会忘记过去的教训,因为新进入市场的那些更年轻、经验更少的投资者可能从未遇到过类似情况。一段时间之后,历史会重复之前发生过的模式。为了加快学习过程,避免多次犯下同样的错误,我建议大家养成写投资日记的习惯,记录自己做出的每一个投资决定、做出决定的原因和面临的风险。
应该定期对投资日记进行诚实的审查,以排除自己在投资过程中存在的系统性偏见。为了避免这些偏见的负面影响,投资者应该设定一些明确具体的投资规则并加以遵守。
这些投资规则应该形成一个投资清单,在做每一个新的投资决策之时都要遵守。这样一来,新的投资决策就能积极地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
确认偏误与信息获取
很多时候,投资者只能看到了诱人的增长前景,却忽略了调查故事另一面的必要性。如果预计公司或行业的需求将强劲增长,你应该调查一下供应将如何变化,反之亦然。
确认偏误,即我们只能注意到与自己原有观点一致的信息,而忽视与之相悖的信息的倾向,是对投资机会进行公正评估的主要障碍。从众性偏见会导致我们永远生活在意见一致者组成的回音室里。
确认偏误会导致市场对成长型股票的估值过于乐观,而对价值型股票的估值过于悲观。反过来,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价值型股票的长期表现优于其他股票。
减少确认偏误、全面了解一项投资的最好方法是扩大自己的信息渠道。要系统地收集各种不同来源的信息,尤其是与市场主流观点相反的信息。
对抗确认偏误的另一个工具是找一个魔鬼提问者,让他帮助找出自己投资理念中的漏洞。
市场变化与风险管理
市场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有时候这种变化很小,但有时也会发生毫无征兆的急剧变化,而且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这可能会将大量投资者推到破产的境地。
现代金融理论通常无法解释(更不用说预测)市场行为的这些变化,因为它建立在三个核心假设之上:市场趋向于均衡状态,因果是线性的,可以用投资者行为的平均值来代表所有投资者。这三种假设在现实市场中都有严重的局限性。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看待市场。它假设不同的投资者有着不同的信念,并且不同投资者之间的复杂互动才是推动市场变化的动力。市场中存在非线性效应,一个变量的微小变化可以导致另一个变量的指数级变化。此外,投资者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而这些适应反过来又会影响市场的行为。所有这些特征加在一起可能导致新市场机制的突然出现,事前似乎没有任何征兆。
投资者需要学会将金融市场视为复杂的动态系统。这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因为反馈循环和适应性的思维方式比投资者习惯的传统思维方式要复杂得多。
这也意味着风险管理变得比在现代金融理论中认为的更重要。如果市场的可预测性没有现代金融理论所假设的那么高,而且会在几乎没有预警的情况下失控,那么唯一能帮助投资者长期生存下来的就是有效的风险管理,这将帮助投资者避免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