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肝经在什么位置?详解肝经循行路径与保健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肝经在什么位置?详解肝经循行路径与保健方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youlai.cn/pjingbian/article/A94E21MqtTY.html

在中医理论中,肝经是足厥阴肝经的简称,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其循行位置较为复杂。从足大趾外侧开始,经过内踝、小腿内侧、膝关节内侧、大腿内侧,进入腹部,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最后到达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肝经的气血通畅与否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状况有着深远的影响。

肝经循行路径详解

  1. 下肢部分:肝经起于足大趾外侧的大敦穴,沿着足背向上,经过内踝前一寸的位置,向上行小腿内侧。在小腿内侧,它处于胫骨的后方,与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等相邻。当肝经气血不畅时,可能会出现小腿内侧的酸痛、肿胀或者麻木等感觉。

  2. 膝关节及大腿部分:肝经继续上行,经过膝关节内侧的曲泉穴。然后,肝经沿着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环绕阴器。这一区域的气血运行与生殖系统等密切相关,肝经的气血状况会对生殖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3. 腹部及胸部部分:肝经向上经过腹部,在章门穴处进入胁肋部。章门穴是肝经的重要穴位,也是脾之募穴,对于调节肝脾两脏的气血有关键意义。在腹部和胁肋部的循行过程中,肝经与肝脏、胆囊等脏器紧密相连。当肝经出现问题,如肝郁气滞时,常常会出现胁肋胀痛、腹部胀满等症状。

  4. 头面部部分:肝经继续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然后沿着喉咙的后面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目系。目系是中医眼科学中的一个概念,与眼睛的视觉功能等诸多方面有关。肝脏的病变可能会引起眼部的症状,例如肝血不足时可能会出现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等情况。最后肝经向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巅顶即头顶的位置,当肝经出现风火上扰等情况时,可能会出现巅顶头痛等症状。

肝经的治疗与保健方法

  1. 针灸治疗:在针灸治疗肝经病症时,穴位的精准选择至关重要。太冲穴作为肝经原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针刺太冲穴可平肝息风、清热利湿,对于肝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目赤肿痛疗效显著。期门穴在胸部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它是肝经募穴,能疏肝理气,可缓解肝郁气滞引起的胁肋胀满、疼痛等,避免深刺伤及内脏。

  2. 按摩保健

  • 可从大腿根部沿着肝经循行路线,用手掌或指腹缓缓推至膝盖,力度适中,每次推30-50遍,以疏通肝经气血。
  • 按揉太冲穴,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揉3-5分钟,可调节肝经气血,缓解情绪紧张。
  • 轻拍胁肋部,从腋下开始,沿着胁肋向下轻轻拍打,有助于肝气疏泄,改善肝郁不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