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可以领失业金吗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可以领失业金吗
在职场中,劳动合同的解除是一个常见但又复杂的法律问题。特别是在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很多人会关心是否还能领取失业金。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一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劳动者在无辜被解除劳动合同或自离后应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可以领失业金吗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能否领取失业金需分情况讨论:
(一)用人单位主动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符合领取失业金的条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领取失业金需满足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等条件。用人单位主动提出协商解除合同,意味着就业中断并非劳动者主观意愿,同时劳动者还需满足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等其他条件,即可申领失业金。
(二)劳动者主动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在此情形下,一般不符合领取失业金的条件。因为是劳动者自身主动意愿中断就业,不符合“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这一关键要求,所以通常不能领取失业金。
总之,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能否领取失业金,关键在于提出解除合同的主体是谁,同时还要结合其他领取失业金的法定条件综合判断。
劳动者工作6年无辜被解除劳动合同怎么办
劳动者工作6年无辜被解除劳动合同,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一)与用人单位协商。劳动者可尝试与单位就解除劳动合同一事进行友好协商,要求单位说明解除理由,若单位认识到错误,双方可协商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就经济补偿等事宜达成一致。
(二)申请劳动仲裁。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无故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该劳动者工作6年,经济补偿标准为6个月工资,那么相应的赔偿金应为12个月工资。
(三)提起诉讼。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还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整个过程中,劳动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等,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劳动者自离后要应该怎样才能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自离后,可通过以下方式解除劳动合同:
(一)与用人单位协商。劳动者主动联系用人单位,表明自身意愿,双方就解除劳动合同相关事宜进行协商,包括工作交接、工资结算等,协商一致后,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正式解除劳动关系。
(二)等待用人单位处理。若劳动者自离,用人单位通常会根据其规章制度进行处理。若用人单位认定劳动者自离构成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可依据相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劳动者送达解除通知。
(三)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若用人单位既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又不主动处理,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确认双方劳动合同已解除。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者自离可能会对自身权益产生一定影响,如工资、经济补偿等方面,建议尽量通过协商等友好方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