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欺诈与诈骗在法律上有什么区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欺诈与诈骗在法律上有什么区别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66law.cn/laws/4150373.aspx

欺诈与诈骗在法律上存在一定区别:

一是概念不同。欺诈是指通过隐瞒事实、虚假陈述等手段,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错误行为,但不一定构成犯罪;而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是一种犯罪行为。

二是法律后果不同。欺诈行为可能会导致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合同可撤销等后果,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并要求欺诈方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而诈骗行为一旦构成犯罪,将依据《刑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等。

三是数额要求不同。一般的欺诈行为没有具体数额要求,只要存在欺诈事实和损害后果即可;而诈骗行为通常有数额要求,达到一定数额标准才构成诈骗罪。

欺诈与诈骗在法律层面存在一定区别。从行为性质看,欺诈主要是民事行为。通常指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比如在合同签订中,一方夸大产品性能等。而诈骗属于刑事犯罪行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

从法律后果方面,欺诈的法律后果主要是民事赔偿等。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民事法律行为,欺诈方需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诈骗则面临刑事处罚,根据诈骗数额及情节不同,会处以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从构成要件来讲,欺诈构成要件相对宽松,强调因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不利于自己的意思表示。诈骗构成则更为严格,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目的,客观上实施了足以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交付财物的诈骗行为,且达到一定数额标准。总之,二者虽有相似,但性质、后果和构成要件都有显著差异。

欺诈与诈骗罪存在明显区别。欺诈是指一方通过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民事行为。其目的通常是在民事交易等活动中获取利益,影响民事法律关系。比如在商品买卖中,商家夸大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购买。欺诈行为主要由民法调整,受欺诈方可行使撤销权等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民事途径解决纠纷,如要求退款、赔偿损失等。

诈骗罪则是一种刑事犯罪。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达到刑法规定的数额标准(各地标准有差异,一般为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等),构成犯罪。诈骗罪的行为人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更要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以及罚金等。

简而言之,欺诈是民事范畴的不当行为,旨在破坏民事交易公平;诈骗罪是严重的刑事犯罪,对社会秩序和公私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危害,二者在性质、法律后果等方面截然不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