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术前肝功能评估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术前肝功能评估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影响肝脏。对于需要手术的乙肝患者来说,术前肝功能评估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乙型肝炎的临床分类、病毒损伤肝脏的机制以及术前肝功能评估的具体方法。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分类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
- 急性无黄疸型乙型肝炎
- 慢性乙型肝炎
- 急性重型乙型肝炎
- 亚急性重型乙型肝炎
-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 淤胆型肝炎
-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早期
乙型肝炎病毒如何损伤肝脏
乙型肝炎病毒在肝脏内并不会直接损伤肝细胞,而是通过人体的免疫反应造成肝损伤。具体机制如下:
- 病毒感染后,人体免疫系统会对乙型肝炎病毒进行抗病毒反应,这个过程中会破坏肝细胞。
- 病毒会改变肝细胞的抗原性,使淋巴细胞变成致敏淋巴细胞,产生攻击带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肝细胞的抗体。
- 在清除病毒的同时,这些抗体会攻击带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肝细胞,造成肝脏损害。
乙型病毒性肝炎每次发作时,都有部分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细胞的再生,伴有纤维结缔组织的增生,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的破坏和假小叶的形成。反复多次发作后,由于结缔组织大量形成导致肝脏逐渐变形,质地变硬,血液循环障碍,即肝硬化。除慢性肝炎外,一次重症肝炎的大片肝组织坏死,恢复后也可因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而致肝硬化。
乙肝感染者术前如何评估肝功能状态
术前肝功能评估是确保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血清生化指标
- 酶学标志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乳酸脱氢酶(LDH)
- 肝脏特异合成蛋白
- 蛋白质代谢试验
肝功能定量实验
- 染料排泄试验
- 磺溴酞钠(BSP)试验
- 吲哚氰绿(ICG)试验
- 药物代谢 MEGX 试验:MEGX试验又称利多卡因清除试验
综合评分系统
Child-Pugh评分:Child-Pugh评分系统是由Pugh于1973年在Child-Turcotte 评分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以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腹水、肝性脑病五大指标将肝硬化患者分为A、B、C 3 级。Child-Pugh评分系统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近代评价肝功能的金标准。
尽管一些定量肝功能试验(如染料排泄试验、药物代谢试验)已经可以较定量地估计肝损害的程度及有功能的肝细胞的总数。但是临床上常用的肝功能试验是筛选性、定性或半定量的,通常仅能测知肝脏有无疾病,对于推断肝脏病变的性质有一定的价值,并不能定量地反映肝细胞损害的程度、有功能的肝细胞总数、肝血流减少或分流的情况。
同时,由于肝功能状态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绝大多数麻醉药的分布、代谢和排泄。反之许多麻醉药亦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肝脏各方面的功能,甚至会造成肝损害。所以对于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术前评估一定着眼于全面评估肝脏功能情况,根据不同实验,结合影像学、病理学及病原学综合评估,实现围术期肝功能的动态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