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学资金缺口超70亿英镑,中国留学生受影响几何?
英国大学资金缺口超70亿英镑,中国留学生受影响几何?
英国大学正面临严重的资金缺口问题。根据英国《卫报》2025年2月16日报道,英国大学每年研究经费赤字高达53亿英镑,国内本科生教学资金赤字17亿英镑。与此同时,英国大学国际学生规模也在持续缩水,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间,英国发放的留学签证不足40万个,与留英国际学生巅峰期时的近50万人相比,降幅达21.1%。本文将从英国官方政策、留学市场需求的角度,分析英国大学资金缺口的原因以及中国留学生在其中的角色。
英国本科学费涨价难敌财务黑洞
2024年,英国工党政府计划于2025/2026学年开始,将英国当地学生本科阶段的学费从每年9,250英镑,提高至9,535英镑,这是英国八年来首次提高本土学生本科学费。
按《卫报》透露的数据,当前,英国大学每年研究经费赤字高达53亿英镑,国内本科生教学资金赤字17亿英镑,即使将学费提高,这3.1%的涨幅仍杯水车薪。
中国、印度留英学生下降原因各异
英国大学国际学生规模缩水是英国高等教育收入减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英国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1月,留英学生签证下降13%。显然,这一下降延续了2024年英国留学签证数量减少16%的颓势。
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间,英国发放的留学签证不足40万个,与留英国际学生巅峰期时的近50万人相比,降幅21.1%。
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印度学生下降31%,尼日利亚学生大幅减少62%,主要原因是英国官方对随行家属签证的限制。
从2021/2022学年中国留英学生达到创纪录的13.5万人后,连续三个学年下降,2024/2025学年中国留英学生接近10.4万人,比峰值时下降23.2%。
很多中国留学家庭在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出现资金短缺,再加上后疫情时代英国通货膨胀的高企,英国留学的热度在下降。
中国留学生是移民政策收紧的牺牲品吗?
工党政府上台以来,一方面对外抛出耸人听闻的“国家破产”的“大瓜”——英国公共事业支出赤字200亿英镑,另一方面迟迟没有出台增加高等教育收入的实质性措施——本土学生微涨学费不痛不痒,放开国际学生签证政策遥遥无期。
签证政策收紧,核心诉求是限制移民入境,缓解住房、医疗等服务短缺的矛盾,但同时似乎也在放弃国际学生为英国经济贡献的每年400多亿英镑;
工党在竞选中击败保守党时承诺不给英国家庭加税,但保守党留下的烂摊子(巨额财政赤字)又无从改善。
英国政府在陷入两难境地时采取了不作为的拖延战术,坐等矛盾激化。
极少携家带口入境英国、为英国大学支付稳定学费、学成后绝大多数直接回国的中国留学生,很可能被“一刀切”地当作移民对待而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不过,整体看,中国学生在留英申请过程中遇到的麻烦不能算很多,签证通过率也保持在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