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食疗方,防感冒、调气血,家家都收藏
7个食疗方,防感冒、调气血,家家都收藏
冬天吃膏方,无疑是一种顺应天时地利的进补方式。然而,现代人的脾胃普遍虚弱,尤其是那些脾胃湿气重的人,直接服用膏方可能会加重负担,因此需要先服用一段时间的中药为膏方“开路”,以调理脾胃,为后续的滋补打下基础。
膏方“开路方”调理脾胃
组方:陈皮12克,炒麦芽12克,焦神曲9克,炒白术9克,茯苓12克。
用法:连续服用7天。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合适的专用开路方,以更具针对性地调理脾胃。若选择服用其他成品膏方,则可使用上述开路方进行调理。需要注意的是,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部分人群服用此方可能会上火,建议先咨询医生开具专门处方。
冬天是进补的好时机,但进补并非乱补,应遵循一定的方法和规则。
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 处于疾病中的人群,应以治病为先;
- 进补前应了解自身体质,针对性进补;
- 进补并非大补特补,不是越补越好;
- 进补不一定非得加肉;
- 进补不是越贵越好;
- 虚不受补可能是没补对,或是有问题未解决。
冬天进补多喝汤,食疗助力健康
除了膏方外,食疗也是冬天进补的好方法。
下面给大家推荐几款适合冬天的药膳食疗方:
1、桑菊陈皮薄荷茶
材料:桑叶5克,菊花5朵,陈皮5克,薄荷2克。
做法:热水冲泡后饮用,或水煮5-10分钟。供1人饮用,每天1次。
注解:此茶饮源自南方人常喝的“桑菊饮”,具有清解风燥之邪、健脾益肺、预防感冒的作用。
适合:适合因风燥之邪导致口鼻干燥、咽喉不适、咳嗽痰少等症状的人群。
2、三参润肺汤
材料:太子参、沙参各20克,玄参10克,水鸭300克,陈皮5克。
做法:材料洗净,水鸭斩件焯水后,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中火煮1小时,调味饮用。
注解:此汤具有润肺养阴、益精明目的功效。
适合:适合咽干鼻燥、眼睛干涩、干咳无痰、便秘等人群食用。风寒所引起的咳嗽、咽喉不适与便溏者不宜。
3、五指毛桃红枣炖排骨
材料:五指毛桃50克,玉竹30克,红枣5个(去核),排骨300克,生姜适量。
做法:排骨斩件洗净焯水,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中火煲1小时,调味食用。
注解:五指毛桃健脾化湿、行气化痰,搭配玉竹、红枣等食材,气血双补防外感。
适合:适合体质偏虚、易疲倦乏力、气短汗多等人群食用。湿热体质人群不宜。
4、四红粥
材料:枸杞子20克,大枣5颗(去核),花生20克,黑米50克。
做法:花生黑米浸泡20分钟,所有材料放入锅中熬煮至米烂即可食用。
注解:此粥滋肝肾、和气血,适合面色少华、头昏眼花等人群食用。
适合:适宜于面色少华,头昏眼花,疲倦乏力等人群。湿热体质或外感病者不宜。
5、大力山药汤
材料:牛大力30克,山药适量,排骨200克等。
做法:排骨焯水,所有材料放入汤锅内煮1小时。
注解:强身健体益脾肺。
适合:体质偏虚、易感冒等人群。
6、益气安神茶
材料:熟党参、大枣适量。
做法:煮水代茶饮。
注解:健脾养血。
适合:气血不足等人群。
7、牛蒡橄榄茶
材料:鲜牛蒡、橄榄适量。
做法:所有材料放入锅中煮15分钟。
注解:润肠通便、清咽润喉。
适合:咽喉不适人群。女性孕期慎用;脾胃虚寒者不宜。
冬天进补,既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又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才能让进补真正发挥作用,助力我们健康过冬。
温馨提醒:具体用药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