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8年后撞地球?天文专家:别慌!中国已开始行动!
小行星8年后撞地球?天文专家:别慌!中国已开始行动!
2024年发现的一颗直径约100米的小行星2024 YR4,引发了全球关注。这颗小行星预计将于2032年12月与地球“擦肩而过”,撞击概率目前为1.9%。面对这一潜在威胁,全球科学家正在积极监测其动态,中国也已开始行动。
小行星2024 YR4的来龙去脉
2024 YR4小行星于2024年12月27日被美国夏威夷大学的阿特拉斯望远镜系统发现。这颗小行星的轨道十分独特:它绕太阳一圈需要4个地球年,其近日点在地球轨道以内,远日点则接近木星轨道。这意味着它每隔4年就会穿越地球轨道一次。
资料图
据专家分析,2024 YR4小行星的直径在40米至100米之间,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它预计将在2032年12月22日距离地球约127699公里处掠过。
撞击概率有多大?
最初发现时,专家估计2024 YR4撞击地球的概率为1%。随着欧洲航天局发布更多计算结果,这一概率已升至1.6%,截至2025年2月,NASA的最新预测概率为1.9%。
撞击概率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轨道计算误差、光照和大天体引力等因素的影响。正如天气预报一样,时间越临近,预测也就越准确。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云南姚安曾进行过人类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的观测,图为观测图像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力
虽然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很低,但其潜在破坏力不容忽视。如果2024 YR4直接撞击地球,破坏力可能相当于上百颗原子弹爆炸,影响范围可达几十至上百公里。然而,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剧烈的空气摩擦很可能导致空爆,使其分裂成许多碎片,形成陨石雨,从而大幅减小撞击地球的破坏力。
地球如何防御小行星?
面对潜在威胁,人类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监测和防御体系。目前,全球各国都建设有小行星监测系统,通过地基光学望远镜等设备,可以探测追踪危险小行星,对撞击时间、落点、危害程度进行提前预报,并采取有效处置手段。
2022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开展了DART(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成功验证了通过航天器撞击改变小行星轨道的可行性。中国也在积极参与国际小行星监测预警网(IAWN)和空间任务规划咨询组(SMPAG)的相关工作,并逐步建设完善天基、地基监测设备,不断提升近地天体监测预警能力。
历史上的撞击事件
历史上,地球曾多次遭受天体撞击。其中最著名的包括:
通古斯事件:1908年6月30日,一颗直径50-70米的小行星或彗星碎片在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上空爆炸,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万-1500万吨TNT炸药,摧毁了约2000平方公里的森林。
车里雅宾斯克事件:2013年2月15日,一颗直径约20米的小行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上空爆炸,释放的能量相当于40万-50万吨TNT,造成1500多人受伤,主要由玻璃碎片击伤。
这些历史事件提醒我们,虽然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很低,但其潜在威胁不容忽视。幸运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具备了监测和预警能力,能够提前采取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