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泻的16种中成药推荐
儿童腹泻的16种中成药推荐
儿童腹泻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将其分为湿热泻、风寒泻、伤食泻和脾虚泻等不同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腹泻,中医提供了多种中成药选择。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中成药的功效和适用症状,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儿童腹泻问题。
中医将腹泻称为“泄泻”,多因外感六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先天不足等引起脾胃功能失调,进而引起腹泻。
急性腹泻通常发病迅速且可能持续5-10天,慢性腹泻持续时间较长。根据中医辨证将腹泻分为湿热泻、风寒泻、伤食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等,其中风寒泻、湿热泻及伤食泻者多属于急性腹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多属于慢性腹泻。
湿热泻
夏、秋季多见,表现为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泻势急迫,次频量多,气味臭秽,伴腹痛阵发、发热、口渴、小便短黄等。
儿泻停颗粒
具有清热利湿、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湿热所致的急性腹泻、轮状病毒性肠炎。与益生菌/蒙脱石散联合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苍苓止泻口服液
具有清热除湿、运脾止泻的功效。用于湿热所致的急性腹泻、轮状病毒性肠炎。葛根芩连丸
具有解肌透表,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的功效。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泄泻腹痛、便黄而黏、肛门灼热。小儿双解止泻颗粒
具有解表清热,祛湿止泻的功效。适用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之湿热证。症见大便如水样,或夹有黏液,色黄或绿,时有腹痛,口渴烦躁,肛门灼热红赤,小便短黄,或伴有流涕、咳嗽、呕吐、发热。肠炎宁糖浆
具有清热利湿、行气的功效。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风寒泻
表现为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腹痛肠鸣,或伴有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小儿腹泻贴
具有温中健脾,散寒止泻的功效。用于小儿脾胃虚寒性腹泻轻症。藿香正气口服液
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用于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伤食泻
表现为大便稀溏夹有未消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伴有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口中异味等。
神曲消食口服液
具有消食健胃、健脾理气的功效。用于食积引起的腹泻,迁延性、慢性腹泻。胃肠安丸
具有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健胃导滞的功效。用于小儿伤食腹泻。
脾虚泻
表现为大便稀溏,色淡不臭,食后即泻,时轻时重,伴有不同程度的消瘦、乏力、面无光泽等。
健脾止泻宁颗粒
具有清热除湿、健脾止泻的功效。用于脾虚湿热所致小儿腹泻、非感染性腹泻等。小儿腹泻宁(合剂、糖浆、颗粒)
具有健脾和胃、生津止泻的功效。用于脾胃气虚所致脾虚泻。婴儿健脾颗粒
具有健脾、消食、止泻的功效。用于婴儿脾虚泻,伤食泻,非感染性腹泻。小儿广朴止泻口服液
具有祛湿止泻、和中运脾的功效。用于湿困脾土所致的小儿泄泻,轮状病毒性肠炎,非感染性腹泻等。潞党参口服液
具有健脾益气、补中的功效。用于脾虚泻,非感染性腹泻。宝儿康散
具有补气健脾,开胃消食,渗湿,止泻的功效。用于治疗小儿急性水样便腹泻病,或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睡眠不安,夜惊、夜啼等症。参苓白术颗粒
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与益生菌/蒙脱石散联合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小贴士
儿童腹泻时可口服适量液体(<6个月者:50 ml/次;6个月至2岁者:100 ml/次;2~10岁者:150 ml/次)预防脱水。当腹泻伴有感染时应根据具体感染病原体加用抗微生物药物,如感染阿米巴可联用甲硝唑。伴有轻度呕吐者,可少量多次进食;呕吐严重者可禁食,一般不超过8小时,待症状好转可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