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中国12位外交部长,其中5位部长不是由国务委员兼任,都是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中国12位外交部长,其中5位部长不是由国务委员兼任,都是谁?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6657735_121141928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部一直在中国政府机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从1949年成立至今,共经历了12任外交部长。其中,有5位外长并非由国务委员兼任,他们分别是周恩来、陈毅、姬鹏飞、乔冠华和李肇星。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外交事务一直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因此现代国家的政府机关里,外交部始终有着极高的地位。

中国很早就非常重视外交工作,1949年10月1日,上午刚刚举行完开国大典,下午的人民政府委员会就重点讨论了外交领域的工作安排。

从建国到现在,我国的外交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外交部在国内的地位也一直都很高。新中国先后经历过12任外长,基本上大部分外长都是由国务委员兼任,可见其地位有多高。

不过,这12位外长中,就有5人并非国务委员兼任。

第一位就是周恩来,这件事说起来很简单,周总理兼任外交部长的时候,新中国的外交事业才刚刚开始。开国大典当天的会议中,决定由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兼任外长,自此周总理成为中国首任外长。

而刚刚上任的周总理,他需要抽出精力组建外交部,经过周总理多年的努力,新中国的外交事业才终于成型。

作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奠基人,周总理长期是以国务院总理的身份兼任外交部,虽说是从事外交工作,但周总理时期外交部的地位就已经极高了。

当时,早期外交部的人员基本都来自部队,大量的军人转行开始搞外交,周总理本人过去也长期在军队中任职,这让外交部得了个“文装解放军”的称号。

第二位便是周总理的继任者陈毅,陈毅在建国前,就已经从部队转至地方主持政务工作。建国后他担任上海市长,成功收拾了国民党留下来的烂摊子,在那之后陈毅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了政务等领域。

1958年,陈毅正式接过周总理的班,成为新中国第二任外交部长。他是以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兼任外长。

对于陈老总来说,这个工作意义重大,丝毫不比带兵打仗要简单。

好在,周总理主持外交部工作的时候,就十分重视培养外交人才,陈老总也经常跟着周总理参加外事活动。后来,他还曾作为代表团团长,参加过日内瓦会议。

到任之后,陈老总很快就掌握了外事工作的精髓,他在任期间外交部取得过许多成绩,陈老总在外长的位置上干了14年,也成为新中国任职时间最长的外长之一。

当然,陈老总主持外交部工作的时候,他经常得到周总理的支持。许多外事活动,周总理依旧要抓主要工作,可以说他们两人就是中国外交史上最出色的搭档。

第三位就是姬鹏飞,与陈老总等人相同,姬鹏飞也是出自军队。

这也能看出,早期中国的外交部工作基本就是军人主抓的,不过我军一直重视人才培养,军队中总是能涌现出各种出色的人才,姬鹏飞就是其中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姬鹏飞就离开了部队,调到刚成立的外交部工作。不久,他就担任驻民主德国的外交大使,成为新中国第一批驻外大使。

虽说刚刚接触外事工作,但姬鹏飞已经展现出了自己在外交领域的天赋,这让他很快得到组织的重视,在1951年出任外交部副部长。

自此,姬鹏飞成为周总理身边的重要帮手,他经常协助周总理处理各类事务。由于周总理的工作忙碌,很多时候外交部要交给姬鹏飞自己负责,他也能办得十分出色。

后来,姬鹏飞又继续协助陈老总处理外交事务,一直到1972年,他出任外交部长,这个时候他已经是外交部的元老,在那里工作了20多年。

虽然他正式担任外交部长的时间比较短暂,但他几十年的贡献,已经让他成为中国外交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担任外长期间,姬鹏飞并不是国务委员,直到1982年,他出任国务委员,那个时候他已经不负责外长的工作。

不过,姬鹏飞虽然离开了外交部,但他之后依旧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着贡献,许多国家外交场合,重要的事件都有他的身影。

第四位就是姬鹏飞的接替者乔冠华,他的事迹很多人应该并不陌生,在中国外交史上有一个经典的画面,那就是“乔的笑”。

画面中的主角,就是乔冠华,只不过他出席此次联合国安理会的时候,还是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是外交部第一位非军人的外长,他早年参加革命,大部分时间从事文职宣传类的工作。

不过,乔冠华很早就有着外交工作的经验,他在战争年间就多次跟着周总理一起,与国民党以及美苏等代表会晤,还参加了《双十协定》的谈判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有着丰富经验的乔冠华得到总理的重视,进入外交部工作。一开始,他先是作为顾问,相继参加了首次联合国安理会,以及著名的板门店谈判。

乔冠华在周总理的身边,成长速度极快,不久就成为外交部的得力干将。

他多次参与到重要的外事工作中,总能立下奇功,其中乔冠华在钱学森回国的过程中,就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他的出色成绩,使得乔冠华被毛主席看中。

1971年11月9日,毛主席亲自点将,由乔冠华带队参加联合国安理会。正是在这场重要的会上,新中国终于回归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

乔冠华见证了历史,也难掩自己内心的激动,就留下了那个名场面。

后来,乔冠华正式接替姬鹏飞,主持外交部的工作,不过他在外交部任职的时间并不长,由于年龄以及身体的因素,不久乔冠华就退出一线岗位。

第五位外长是李肇星,李肇星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有趣的是他小时候第一梦想就是当司机。后来,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北大西语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外交部工作。

一开始,李肇星只是驻肯尼亚大使馆一个普通的职员,他通过努力学习,逐渐从基层成长起来。正是这个时期,他遇到了一个贵人,那就是钱其琛。

作为新中国第七任外长,钱其琛不但外交成就极大,而且他的外交理念影响了无数后辈。

李肇星就是他的得意弟子之一,李肇星多次跟随钱其琛出席外事会议,看到钱其琛与赫德等西方外交官的博弈,这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李肇星逐渐成长起来,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外交官。

1999年5月7日,著名的炸馆事件发生,李肇星克服重重困难,在白宫据理力争,迫使美国总统克林顿公开对中国道歉。

在多年的外交生涯中,李肇星展现出了自己的胆略与智慧,他的外交风格独树一帜,给中国外交事业增添了不少色彩。

其实这五位非国委兼任的外长,大部分都是有着特殊历史因素,新中国一直到1982年才正式确立国务委员一职。

在那之前,自然就没有国委兼任外长的规矩,不过无论是周总理,还是陈老总等人,他们的行政职务都远比国委要高,毕竟直接由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兼任,这样的外长明显地位要更高一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