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大荒集团鹤山农场: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提单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大荒集团鹤山农场: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提单产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eweekly.cn/company/2025/0221/467779.html

享有“中国大豆之乡”美誉的北大荒集团鹤山农场,近年来,致力于开展破解作物高产“密码”课题攻关,着力解决制约第四积温带作物产量的瓶颈。2024年,全场粮食总产达3.4亿斤,大豆平均单产414斤/亩,高产攻关田最高单产619.8斤/亩。在北大荒集团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升劳动竞赛中,获大豆类第二名,玉米类第三名;在全国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单产提升劳动竞赛中,位列大豆单产提升农场最高奖项——特等组。那么鹤山农场是如何大面积提高作物单产,提升粮食综合产能的呢?

“如何构建地块精准画像信息,实现耕地生产力区域可视化与精准评估”“依托608万条多源数据,融合遥感、气象、地形等多维度信息剖析高中低产田成因”“基于历史地号档案优化农艺措施,形成“数据+模型”双轮驱动模式”……在鹤山农场数字农业指挥中心,农业科技团队成员各抒己见,交流研讨,针对当前数字农业重点及难点工作展开头脑风暴。

自2022年起,鹤山农场以田间物联网为基础,科学规划“天空地人机一体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大田作物长势和生长环境,“拉网式”采集气象环境、土壤养分、虫情、病害等8大类信息数据,并认真整理与分析,为农事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有了这‘农业全息化工具’的加持,啥时进行播种、收获,生育期肥水行情、作物生长状况及病虫草害动态,我们都实时掌握,了然于心。”第一管理区主任胡翔宇自信地说。

为了提升单产、保护黑土,这个场将综合多源数据通过模型计算生成变量施肥处方图,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42块地1.6万亩进行变肥施肥作业,有效解决了这些地块区域性肥力分布不均的问题,使肥料用量和空间分布更均匀合理,达到节约肥料、保护地力的效果,粮食增产达10%。

“将变量施肥与传统施肥进行区域对照试验,校验产量与地力养分之间的关系,认真分析影响产量的权重性因素,为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提供第一手数据。”鹤山农场农业发展部部长赵晓辉一语道出开展变量施肥的长远意义。

“一图在手,科学决策,智能执行”。赵晓辉指着信息系统平台上的收获处方图向笔者介绍,深色区域占比大的地块是指大豆成熟度高、丰产性最佳,要集中机车对高成熟大豆区域优先收割,有效防控炸荚风险,将田间损失率控制在1.2%以内,节粮减损,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如何规避大豆重茬带来的不利影响?鹤山农场以“技”为要,持续提高技术到位率和装备匹配度。

这个农场主推施行“玉薯豆”“玉豆杂”等三区轮作方式,统一规划作物面积、作物地块及作物品种。选择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大豆品种,合理安排播种顺序,避免低温冷凉重茬病害的叠加。

“一喷多促、缓释氮肥施用、微肥施用、氮肥后移及有针对性地补充中微量元素,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农场分区域、分品种集成组装出切实有效的单产提升‘技术包’。”赵晓辉解释:“集成技术应用是作物高产的关键,要把田管好、把虫治好、把灾防好、把粮收好,从种到收、一招不落,每个环节都不掉以轻心。

“利用农机管理系统就能实现机车现场调度、实时监控”。农场农业发展部农机负责人马利民展示着手机端的智慧农机管理系统,“北斗+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农机全时全域可视化,可实时查看全场农机作业轨迹,监测机车作业速度和质量。”

在谈到未来农业发展时,鹤山农场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宝生坚定地说:我们要继续通过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利用农艺、农机两个“六统一”管理制度,推动“五良”融合在区域落地见效。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四个农业”为引领,打造北大荒智慧农业先行区,探索智慧无人农机试验基地、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深入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以科技创新强力驱动农业现代化,为集团“三大一航母”工程建设贡献鹤山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