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网络回归(Elastic Net Regression)详解与实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弹性网络回归(Elastic Net Regression)详解与实践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qq_44133607/article/details/140480408
弹性网络回归(Elastic Net Regression)是一种结合了岭回归(Ridge Regression)和Lasso回归(Lasso Regression)优点的线性回归方法。它通过引入两个正则化参数,既能实现特征选择,又能保持模型稳定性。本文将详细介绍弹性网络回归的理论知识、数学公式推导、实施步骤以及参数解读,并通过实际代码示例展示其应用效果。
理论背景
弹性网络回归结合了岭回归(Ridge Regression)和Lasso回归(Lasso Regression)的优点,通过引入两个正则化参数来实现特征选择和模型稳定性。它解决了Lasso在处理高相关特征时的缺陷,并且在处理高维数据时表现优异。
数学公式
Elastic Net回归的损失函数如下:
目标函数:Elastic Net的目标函数是均方误差(MSE)和两个正则化项的加权和。
梯度下降:通过梯度下降法求解目标函数的最小值,更新回归系数。
特征选择:L1正则化项可以将一些回归系数缩小为零,从而实现特征选择。
模型稳定性:L2正则化项增加了模型的稳定性,减少过拟合。
实施步骤
数据预处理:标准化或归一化数据。
拆分数据集:将数据集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模型训练:使用Elastic Net回归模型进行训练。
模型评估:使用测试集评估模型性能。
参数解读
未优化模型实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ElasticNet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r2_score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 生成示例数据
np.random.seed(0)
X = 2 * np.random.rand(100, 1)
y = 4 + 3 * X + np.random.randn(100, 1) * 0.5
# 数据分割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 数据标准化
scaler = StandardScaler()
X_train_scaled = scaler.fit_transform(X_train)
X_test_scaled = scaler.transform(X_test)
# 转换 y_train 和 y_test 为一维数组
y_train = y_train.ravel()
y_test = y_test.ravel()
# 创建Elastic Net回归模型
elastic_net = ElasticNet(alpha=1.0, l1_ratio=0.5)
elastic_net.fit(X_train_scaled, y_train)
# 进行预测
y_pred = elastic_net.predict(X_test_scaled)
# 模型评估
mse = mean_squared_error(y_test, y_pred)
r2 = r2_score(y_test, y_pred)
print(f"Mean Squared Error: {mse}")
print(f"R^2 Score: {r2}")
print(f"Intercept: {elastic_net.intercept_}")
print(f"Coefficients: {elastic_net.coef_}")
# 可视化结果
plt.scatter(X_test, y_test, color='blue', label='Actual')
plt.plot(X_test, y_pred, color='red', label='Predicted')
plt.xlabel("X")
plt.ylabel("y")
plt.title("Elastic Net Regression")
plt.legend()
plt.show()
结果解释
- Mean Squared Error (MSE): 表示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平均平方误差。值越小,模型性能越好。
- R^2 Score: 决定系数,度量模型的拟合优度。值越接近1,模型解释力越强。
- Intercept: 截距,表示回归方程在y轴上的截距。
- Coefficients: 回归系数,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优化后的模型实例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ElasticNetCV
# 创建带交叉验证的Elastic Net回归模型
elastic_net_cv = ElasticNetCV(alphas=np.logspace(-6, 6, 13), l1_ratio=np.linspace(0.1, 1.0, 10), cv=5)
elastic_net_cv.fit(X_train_scaled, y_train)
# 进行预测
y_pred_cv = elastic_net_cv.predict(X_test_scaled)
# 模型评估
mse_cv = mean_squared_error(y_test, y_pred_cv)
r2_cv = r2_score(y_test, y_pred_cv)
print(f"Best Alpha: {elastic_net_cv.alpha_}")
print(f"Best L1 Ratio: {elastic_net_cv.l1_ratio_}")
print(f"Mean Squared Error (CV): {mse_cv}")
print(f"R^2 Score (CV): {r2_cv}")
print(f"Intercept (CV): {elastic_net_cv.intercept_}")
print(f"Coefficients (CV): {elastic_net_cv.coef_}")
# 可视化结果
plt.scatter(X_test, y_test, color='blue', label='Actual')
plt.plot(X_test, y_pred_cv, color='red', label='Predicted')
plt.xlabel("X")
plt.ylabel("y")
plt.title("Elastic Net Regression with Cross-Validation")
plt.legend()
plt.show()
结果解释
- Best Alpha: 通过交叉验证选择的最佳正则化参数。
- Best L1 Ratio: 通过交叉验证选择的最佳L1正则化比例。
- Mean Squared Error (CV): 交叉验证后的均方误差。
- R^2 Score (CV): 交叉验证后的决定系数。
- Intercept (CV): 交叉验证后的截距。
- Coefficients (CV): 交叉验证后的回归系数。
通过比较两个实例,可以看出优化后的模型通过交叉验证选择了最佳的正则化参数,从而提高了模型的预测性能和泛化能力。
热门推荐
天干起卦法:易学中的卦象预测技巧
好雨知时节 “雨水”来造访!医生提醒……
提升心理韧性 收获幸福生活
《燕云十六声》调律词条深度解析
洗发水里有什么成分可以去头皮屑?最温和的洗发水介绍
战机三巨头发动机推力大小对比:美25吨,俄18吨,中国是什么水平
《哪吒2》遭"国家智库"批评:从"反叛"到"抄袭"的争议
孩子全身抽搐,当心热性惊厥!医生提醒:家长牢记“两要三不要”
科研相机防抖技术-机身防抖和电子防抖
枇杷树用什么肥料最好
睡得不安稳?噪音背后的睡眠危机!
PET-CT检查的准备过程
揭秘4线城市财务自由,你需要多少资金?
代码评审中的建设性反馈如何给出
专家提醒:每天一苹果也要清洗!这些水果农残超标风险高
狗死了影响家庭风水:真相解析
如何进行颈椎操以避免头晕头痛
匹伐他汀钙片儿童使用指南:剂量、注意事项及禁忌症全解析
AI资源融入地理教学,这群教师在汉探索创新教学新方向
晚上喝椰子水:健康科学说法 不同时间段如何合理饮用椰子水
金钱木怎么养护才能长得快 金钱木刚买回来怎么养护
iOS美区账号注册指南:三种方法详解
突然按下暂停键 科技股牛市见顶?
揭秘狗狗总爱跟在脚边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对比两种立体声录音技术:XY 与 ORTF
雾灯:高速路上的生命灯
西格列汀与达格列净哪个降糖更好
中餐礼仪中餐具的使用是怎样的?
新《月半弯》:一首描绘月亮美丽与神秘的诗歌
体测优良率超74%!这所小学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