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如何重建健康生活?
脑卒中后如何重建健康生活?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一旦发生脑卒中,患者可能会面临肢体无力、言语障碍、吞咽困难等一系列身体功能障碍。因此,及时的康复治疗对于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脑卒中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重建健康生活。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通常被称为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原因是脑血管破裂或堵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中断,从而引发脑组织的损伤。这种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血管堵塞破裂是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破裂是出血性脑卒中。
在这2个类型中,缺血性脑卒中更为普遍和常见。这就像家里的水管一样,用的时间长了,如果维护不当,可能出现生锈漏水,那就是脑出血;如果出现内部堵塞,那就是脑梗死。因此,平时要注意维护我们的血管。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高发,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约150万人。在幸存的患者中,约有75%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有40%属于重度残疾。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不可干预因素,以及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超重与肥胖和睡眠呼吸暂停等可干预因素。不同人群应根据个人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健康饮食和体重管理,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发生脑卒中后,患者会有哪些身体方面的变化?
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以及高复发率的特性,给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患者在脑卒中后,通常会有一系列身体功能障碍。这些障碍可能包括肢体无力、步行困难、生活自理能力受限,以及言语障碍和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限制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些挑战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脑卒中后的患者需要获得全方位的康复支持,以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障碍,重新融入社会,并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
快速识别脑卒中的方法可以这样做:
- 中风120原则:这是一个结合中国文化特点的卒中识别方法,包括三个步骤:
- “1”: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 “2”: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 “0”:聆听讲话是否清晰。
以上方法能够帮助大家快速识别脑卒中,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以便尽快得到治疗。
早期干预措施
脑卒中早期的及时干预非常重要,如果发生可疑卒中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呼救专业的医护人员,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出现呕吐症状,应使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卒中发病后的早期采取溶栓、取栓治疗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大大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恢复身体功能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脑卒中后,尽管大脑受损区域的神经细胞受到了损伤,但周围的神经细胞可以通过重塑和代偿机制来恢复部分功能。康复治疗就是通过刺激神经细胞活性,促进轴突再生和突触形成,加速功能恢复。
比如,物理治疗通过运动训练提升大脑对运动的控制;作业治疗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和手功能训练,提高手眼协调、认知和精细动作能力,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康复治疗的最终目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他们能自理日常生活,重新融入社会。
康复功能训练包括哪些内容?
为了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康复团队会根据患者的功能状态,精心设计活动和任务,助力患者恢复肢体功能,使他们能够更自如地完成日常基本动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物理治疗:是康复治疗的关键部分,涵盖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治疗。运动疗法通过运动训练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物理因子治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疗,是利用声、光、点、磁、热等物理因子减缓肉肌萎缩、促进局部循环、改善炎症反应等。
作业治疗:是通过日常活动和手功能训练改善患者洗漱、穿脱衣物、转移、吃饭等功能。
认知训练和职业康复训练:是帮助患者适应生活和工作。言语治疗是针对言语障碍患者,包括发音、语言理解和表达训练。最后也包括我们的祖国医学中医康复治疗,运用针灸、推拿和中药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康复时机
康复治疗的时机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脑卒中患者在病情稳定后48小时即可开始康复治疗。早期康复治疗可以充分发挥大脑的可塑性,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康复治疗开始得太晚,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后遗症,影响康复效果。
当然,康复治疗的时机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后再开始康复治疗。而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适当提前康复治疗的时间。
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患者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康复训练。家属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鼓励患者坚持康复训练。
康复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进展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避免过度疲劳,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疲劳、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训练,休息一段时间后再继续进行。
同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跌倒。脑卒中患者由于肢体活动受限、平衡能力差等原因,容易发生跌倒。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和家属要注意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洗漱间安装扶手、使用防滑垫等。患者在行走时要有人陪伴,避免单独行动。
最后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康复治疗过程中,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和家属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不要自行增减药物或改变治疗方法。
预防复发
预防脑卒中复发需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对预防至关重要。
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风险因素的患者,必须积极治疗,严格控制病情。药物治疗包括定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降压、降脂、降糖药物,以控制相关指标。定期健康检查和与医生良好沟通也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康复建议
康复过程虽艰难,但患者和家属若保持信心并配合治疗,选择合适的康复方法,可以获得良好效果。请大家关注脑卒中预防,提高健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定期体检,及时治疗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减少脑卒中风险。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