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车前子的功效与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车前子的功效与应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19/15/39836657_1147132177.shtml

车前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等功效。它取自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广泛应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以及保健食品中。本文将详细介绍车前子的各个方面,包括其别名、功效、中药介绍、产地选材、性状特征、储存方法、古籍记载、治疗功效、主治病证、作用分析、临床应用、现代研究、用法用量、炮制方法、常见配伍、组成方剂、制成中成药、药膳食疗、使用禁忌以及鉴别用药等。

别名

车前子又称车其实、猪耳穗子、凤眼前仁。

功效

具有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的功效。常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还可用于保健食品中。孕妇、阳气下陷、肾虚精滑及内无湿热者慎服。

中药介绍

车前子(Plantain Seed)取自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常用于治疗湿热导致的小便时灼热刺痛明显,伴有尿频尿急、小腹部牵引不适,治疗湿邪引起的水肿胀满,泄泻,治疗肝火导致的眼睛发红、疼痛等疾病。

产地选材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车前子的道地产区为江西吉水、吉安、泰和、永吉;河南许昌、信阳等地。平车前的道地产区为黑龙江五常、庆安,辽宁海城、盖州,也主产于华北、西北及河南、湖北、西藏。夏、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穗,晒干后搓出种子,簸去果壳杂质。以籽粒大、饱满、色黑者为佳。

性状特征

  • 车前子:呈椭圆形、不规则长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略扁。表面呈黄棕色至黑褐色,有细皱纹,一面有灰白色凹点状种脐。质硬。气微,味淡。
  • 盐车前子:盐车前子是车前子的炮制品,形如车前子,表面黑褐色。气微香,味微咸。
  • 炒车前子:炒车前子是车前子的炮制品,形如车前子,表面黑褐色。有香气。

储存方法

储存在干燥容器内,盐车前子密闭,放置于通风干燥处,防潮。

古籍记载

  • 《神农本草经》:“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
  • 《本草纲目》:“导小肠热,止暑湿泻痢。”
  • 《名医别录》:“男子伤中,女子淋漓,不欲食。养肺强阴益精,令人有子,明目疗赤痛。”

治疗功效

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主治病证

用于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作用分析

  • 清热利尿通淋:车前子味甘、性寒、滑利,擅长通利水道,清利膀胱湿热,引导湿热下行从小便而出。是治疗小便次数增多,淋漓涩痛的常用药物。能用于治疗下焦湿热导致的小便淋沥涩痛或小便点滴不出。还能用于治疗湿热内蕴导致的水肿胀满,小便不顺畅。
  • 渗湿止泻:车前子入小肠经,能利水湿,分别清浊而止泻。能用于治疗湿邪盛于大肠导致的泄泻。
  • 明目:车前子入肝、肾经,能清肝热而明目。能用于治疗肝热导致的眼睛红肿疼痛、眼睛怕光,经常流泪。
  • 祛痰:车前子性寒,入肺经,能清肺热,化痰浊,止咳嗽。能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多的患者。

临床应用

  • 淋证:治疗热结膀胱所导致的小便淋沥涩痛,常与木通、滑石、栀子、瞿麦等配伍。
  • 水肿胀满:治疗湿热内蕴导致的水肿胀满,小便不顺畅,可配猪苓、泽泻、茯苓等同用。治疗病久肾虚,腰部感觉较重、脚肿,可与牛膝、熟地黄、山茱萸等同用。
  • 泄泻:治疗湿邪盛于大肠而大便呈水样泄泻、小便不顺畅,可单用研末,用米汤送服;或与白术、茯苓、泽泻等同用。治疗暑湿邪气引起的腹泻,常与香薷、茯苓、猪苓等同用。治疗脾虚湿盛而出现的腹泻,常与白术、薏苡仁等同用。
  • 目赤肿痛、目暗昏花:治疗肝火上炎导致的眼睛红肿疼痛、眼睛怕光,经常流泪,常与菊花、夏枯草、决明子等同用。治疗肝肾阴虚导致的视物模糊,常与熟地黄、菟丝子等同用。
  • 痰热咳嗽:治疗肺热导致的咳嗽、痰多,常与瓜蒌、贝母、黄芩、枇杷叶等同用。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车前子有利尿、降尿酸、抑制痛风性关节炎、通便、抗炎,镇咳祛痰等作用。

用法用量

车前子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9~15克。车前子入煎剂时,宜纱布包煎。生用利尿通淋,清热力强;盐水炮制后偏于润下,增强明目的功效。车前子也可入丸、散。外用时适量,煎水洗或者研末敷。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

炮制方法

  • 车前子:取原材料,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 盐车前子:取净车前子,置于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略有爆鸣声时,喷淋盐水,炒干,取出晾凉。
  • 炒车前子:取净车前子,置于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略有爆声,并有香气溢出时,取出晾凉。

常见配伍

  • 车前子配木通:两药配伍,清热渗湿、利水通淋的功效增强。适用于湿热蕴结膀胱导致的小便短少、色黄、淋漓涩痛、水肿等症。
  • 车前子配苍术:两药配伍,有健脾燥湿的功效。用于治疗妇女带下或者因湿邪所导致的泄泻。
  • 车前子配熟地黄:两药配伍,泄肝热明目,补益肝肾。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眼睛生有翳膜、视物不清、小便短少等症。
  • 车前子配海金沙:两药配伍,可增强清利湿热通淋的功效,用于治疗湿热蕴结膀胱所引起的小便淋涩疼痛或者湿热所引起的结石。

组成方剂

  • 八正散:药物组成: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栀子、甘草、木通、大黄。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利水通淋。适用于湿热导致的小便次数增多、淋漓涩痛,尿频尿急,尿色发黄,甚至小便点滴不出,小腹胀满,口燥咽干。
  • 济生肾气丸:药物组成: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川牛膝、车前子。功能与主治:温肾化气,利水消肿。适用于肾(阳)虚水肿,腰重脚肿,小便不顺畅。

制成中成药

  • 三清胶囊:药物组成:猪苓、茯苓、泽泻、地黄、枸杞子、车前子、白茅根、白术、陈皮、桑白皮、大腹皮、金银花、连翘、续断、藕节(炒炭)。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用于下焦湿热所致急、慢性肾盂肾炎,泌尿系感染引起的小便不顺畅、怕冷、发热、尿频、尿急、小腹部疼痛等。
  • 三味泻痢颗粒:药物组成:石榴皮、马齿苋、车前子。功能主治:涩肠止泻。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长期、反复的痢疾,急性痢疾。
  • 痛风舒胶囊:药物组成:大黄、车前子、泽泻、川牛膝、防己。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痛风病。
  • 复肾宁片:药物组成:车前子、萹蓄、栀子、盐黄柏、盐知母、制大黄、益母草、牡丹皮、炙附子、甘草。功能与主治:清热利湿,益肾化瘀。适用于湿热下注、瘀血阻滞所导致的小便时灼热疼痛、伴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急慢性尿路感染、急慢性膀胱炎、急慢性肾盂肾炎见上述证候者。
  • 排石颗粒:药物组成:连钱草、盐车前子、苘麻子、木通、石韦、瞿麦、滑石、徐长卿、忍冬藤、甘草。功能与主治:清热利水,通淋排石。适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小便时排出砂石,或者小便突然中断、尿道疼痛、腰腹绞痛难忍、排尿不畅或伴有血尿;泌尿系结石见上述证候者。

药膳食疗

  • 膀胱湿热证:车前子200克,高粱米300克。将车前子洗净,用纱布包好,与高粱米一同放入锅内,加水烧开,煮到米烂。去掉车前子,温热食用。
  • 视物昏暗(肝肾不足型):女贞子12克,枸杞子30克,蒺藜子12克,车前子15克,菟丝子15克,白菊花10克,猪肝90克。将以上各药分别洗净,干燥,研为粗末,混合均匀,装入瓶中备用。用15克药末煎取汤液,将猪肝切为薄片,加入汤液中煮或者蒸熟。服用时加食盐少许调味。佐餐食或者饭后服用都可以。
  • 尿血:白茅根、车前子(布包)各50克,白糖25克。将白茅根、车前子和适量的水放入砂锅中,水煎20分钟,放入白糖,就可以代茶饮用。

使用禁忌

  • 孕妇慎用。
  •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 有车前子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 车前子味甘、性寒、药性滑利,所以阳气下陷、肾虚精滑及内无湿热者慎服。
  •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 生车前子与盐车前子:二者都是车前子的不同炮制品种,由于炮制方法不同,作用也各有偏重。生车前子长于利水通淋,清肺化痰,清肝明目,用于水肿,小便次数增多、淋漓涩痛,暑湿邪气引起的泄泻,痰热咳嗽,肝火目赤等。盐车前子泻热利尿、不伤阴液,并且可以引药下行,增强在肾经的作用。用于肾虚引起的脚肿,视力昏暗,视物不清,虚弱劳损引起的梦中遗精。
  • 车前子与泽泻:两药都能利水消肿,清泄湿热;对于水肿胀满,小便淋漓不爽以及暑湿邪气引起的泄泻等,常可同用,增强疗效。车前子入肾经,适宜配伍补肾药,对肾虚引起的不孕不育常常使用。此外,车前子还能清肝、肺二经的热邪进而明目、化痰,用于治疗肝热目赤或者痰热咳嗽等。泽泻入肾经,能清泄肾经的虚火,多用于治疗阴虚火旺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