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坐忘铭》五大修身名言,句句皆箴言,探寻修身养性的智慧源泉,破解当代人的精神内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坐忘铭》五大修身名言,句句皆箴言,探寻修身养性的智慧源泉,破解当代人的精神内耗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06/20/11222586_1146171971.shtml

《坐忘铭》是一部托名司马承祯的道家经典,以"坐忘"二字为刃,剖开尘世纷扰,直指"形神两忘,万法皆空"的生命真谛。元人王重阳曾评价《坐忘铭》"字字皆丹诀",而其淬炼千年的生存智慧,更是为当代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指引。

司马承祯,字子微,号白云子,出身官宦世家。自幼痴迷道教经典与方术,弃官入道后隐居天台山玉霄峰,潜心修行、著述。

当短视频吞噬专注力,当焦虑症成为时代病,《坐忘铭》的五大修身箴言,恰似五把钥匙,为困在精神牢笼中的现代人打开解脱之门。

#01

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

「解释」:经常保持沉默,元气就不会受到损伤;减少思虑,智慧的光芒就会在内心闪耀。此句强调了言语和思虑对身心的影响,倡导人们保持内心的宁静,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感悟」: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因口无遮拦而泄露元气,因思虑过度而疲惫不堪。有些人整日为琐事烦恼,陷入无尽的焦虑之中。

而当我们学会沉默,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自我修养,便能更好地保存元气,提升自身的能量。减少思虑,让内心澄澈,智慧自然显现。就像静谧的湖面才能清晰地映照出万物,平静的内心才能洞察生活的真谛。

它体现了一种内敛的生活态度,告诫我们要珍惜自身的能量,避免无谓的消耗。过多的言语和思虑容易扰乱内心的平静,只有回归内心,保持宁静,才能激发内在的智慧,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

#02

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

「解释」:不轻易发怒,身体的各种机能就会和谐顺畅;不心生烦恼,内心就会感到清凉自在。此句阐述了情绪对身心健康的重要影响,倡导人们保持平和的心态。

「感悟」:愤怒和烦恼是生活中常见的负面情绪,它们如同一把把利刃,伤害着我们的身心。愤怒时,我们容易失去理智,做出冲动的行为,不仅伤害他人,也会让自己陷入痛苦之中。烦恼则像一团乌云,笼罩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无法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生活中为一些小事烦恼不已,让自己的心情变得糟糕透顶。而当我们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它传达了一种情绪管理的智慧,告诉我们情绪是可以掌控的,而掌控情绪是实现身心健康的关键。只有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愤怒和烦恼左右,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享受生活的乐趣

#03

不求无谄无骄,不执可圆可方

「解释」:不刻意追求名利,就不会有谄媚和骄傲的心态;不固执己见,就能做到灵活处世,方圆有度。此句教导人们要放下功利之心,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

「感悟」: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人被名利所驱使,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不惜谄媚权贵,失去了自我。而一旦获得成功,又容易骄傲自满,固步自封。

而当我们放下对名利的追求,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一切,就能做到不卑不亢。不固执己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就能在不同的情境中灵活应对,更好地适应社会。

它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灵活处世的人生哲学。告诉我们不要被功利心蒙蔽双眼,要保持内心的纯净和清醒。同时,要学会变通,不要拘泥于固定的思维模式,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04

不染心地常净,不滞世念全消

「解释」:不被世俗的污垢所沾染,内心就会常常保持纯净;不被世俗的观念所束缚,对世间的杂念就会完全消除。此句强调了保持内心纯净和超脱世俗的重要性。

「感悟」:生活中,我们常常被世俗的种种所污染,贪婪、嫉妒、怨恨等负面情绪充斥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污浊不堪。同时,我们也容易被世俗的观念所左右,追求物质的享受,忽略了内心的需求。

为了追求物质的满足,不断地奔波忙碌,却忘记了生活的真正意义。而当我们学会远离世俗的喧嚣,保持内心的纯净,就能看清生活的本质。不被世俗观念所束缚,就能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它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纯净和精神超脱的思想,提醒我们要时刻审视自己的内心,远离世俗的诱惑和干扰。只有保持内心的纯净,才能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实现精神的升华

#05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解释」:以纯真、恒常的本性去应对万物,就能真正领悟到事物的本质,回归到自己的本性;常常应对事物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这样就能达到常清静的境界。此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和升华,强调了在生活中保持内心宁静和坚守本性的重要性。

「感悟」: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挑战时,我们要保持内心的纯真和坚定,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左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回归到自己的本性。

它体现了一种在尘世中修行的智慧,告诉我们生活本身就是一场修行,我们要在应对各种事物的过程中,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心,保持宁静和纯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升华。

张伯端在《悟真篇》中写道:"坐忘非为忘,乃是真记得。"当智能穿戴设备监控心率,当算法预测情绪波动,《坐忘铭》的古老智慧愈发锋利:

真正的科技向善,不在掌控更多数据,而在找回遗落的觉知。这卷七百年前的精神地图,正等待每个现代人前来认领失落的自己。让我们在数字洪流中打捞本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