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脑桥MRI“十字征”(hot cross bun sign)
重新认识脑桥MRI“十字征”(hot cross bun sign)
脑桥MRI“十字征”(hot cross bun sign)是一种重要的影像学特征,常见于多系统萎缩(MSA),但也可见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本文通过四个病例的分析,揭示了“十字征”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
病例1
Giuseppe Cruciata 博士提供的一则经典病例显示,55岁女性患者因步态异常就诊,诊断为MSA之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MRI检查显示典型的“十字征”。
研究显示,“十字征”在MSA患者中的出现率约为58.3%,而在其他组患者中均未观察到该征象。
病例2
Takao等观察了一例43岁男性MSA-C患者,其MRI显示脑桥“十字征”。组织学检查发现脑桥基底部神经元及髓鞘纤维丢失,主要位于网状结构中部、内侧丘系和锥体束间的脑桥小脑纤维以及十字结构区的脑桥小脑纤维。
病例3
71岁女性患者在双侧脑桥梗死后出现“十字征”。MRI显示脑桥十字形高信号,双侧脑桥和小脑有萎缩性改变,同时可见双侧小脑中脚陈旧性梗死病灶。
病例4
一名71岁女性患者因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入院。MRI显示双侧半卵圆区、侧脑室旁、双侧桥臂多发斑片状稍长T2信号,脑干见十字征,小脑沟增宽。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诊断为多发性硬化(MS)。
讨论
“十字征”反映了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有髓横桥小脑纤维的萎缩和选择性丧失,以及血管事件后的沃勒变性或神经胶质增生。这一征象不仅见于MSA-C,还可见于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和3型、变异型克雅氏病等疾病。
在MS患者中,“十字征”的出现可能与病程较长、轴索损伤导致的沃勒变性有关。这一发现提示,“十字征”并非神经变性疾病的特有影像改变,而是多种病理过程的共同表现。
结论
“十字征”是脑桥MRI T2加权像上的典型影像学特征,其形成机制涉及脑桥核及其发出的横桥纤维的选择性变性和神经胶质增生。这一征象虽然在MSA中较为常见,但并非其特异性标志,也可能出现在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中。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应综合考虑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影像学特征,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影像学征象。
参考文献:
Naidoo AK, Wells CD, Rugbeer Y, Naidoo N. The "Hot Cross Bun Sign" in 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s 2 and 7-Case Reports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Mov Disord Clin Pract. 2022 Oct 13;9(8):1105-1113. doi: 10.1002/mdc3.13550.
张潇怡, 薛维爽, 田力,等. 多发性硬化伴脑桥十字征一例[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6, 49(10):791-792.
Prasad S, Rossi M. The Hot Cross Bun Sign: A Journey Across Etiologies. Mov Disord Clin Pract. 2022 Oct 21;9(8):1018-1020. doi: 10.1002/mdc3.13596.
Pan Z, Yang G, Yuan T, Wang Y, Pang X, Gao Y, Dong L. 'Hot cross bun' sign with leptomeningeal metastases of breast cancer: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orld J Surg Oncol. 2015 Feb 12;13:43. doi: 10.1186/s12957-015-0483-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