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
引用
39健康网
1.
https://yyk.39.net/wlmq/20944/news/w0gj1ls8.html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形成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风险因素,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建议。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素包括肥胖、长期卧床、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妊娠状态,建议定期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以评估血栓形成风险。
肥胖
由于脂肪堆积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减慢,从而容易形成血栓。肥胖患者需要控制饮食,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如炸鸡、薯条等,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如游泳、跳绳等,以减轻体重,降低血栓风险。
长期卧床
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活动减少,血液循环不畅,易形成血栓。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被动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发生。
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压迫患处,有助于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血液凝固过快,进而诱发血栓形成。针对恶性肿瘤引起的血栓风险,可以考虑抗凝治疗,例如遵照医生建议给予患者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依诺肝素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
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成分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和活性,使血液黏稠度增高,易于形成血栓。有血栓风险的女性可以选择其他有效的避孕方法,如宫内节育器、避孕套等,减少口服避孕药的使用频率。
妊娠状态
妊娠状态下体内孕酮水平升高,影响了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血液流变学特性,使得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了血栓形成的概率。针对妊娠期的血栓风险,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孕妇瑜伽等来改善血液循环,但需注意不要过度劳累。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个人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以免加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若存在相关危险因素,建议定期进行超声检查以监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
本文原文来自39健康网
热门推荐
锦鲤和什么鱼混养好?
2024出国留学交的保证金能取出来吗 怎样办理退回
智能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苏格拉底与他的师徒情缘
IS-IS 路由协议详解-3
世界卫生组织:每年300万儿童死于环境相关疾病,这些化学物质最危险
古代将军用的“枪”是用啥制作的?并非铁棍,普通人根本用不起
老人病危的口头遗嘱有效
虚拟化技术详解:从概念到Hypervisor的协作机制
插花艺术基本知识
校园应急演练有哪些
冰箱储存五种食物的正确方法(保鲜、防变质、提供营养)
103年!个旧这个地标有“隐秘”!
招商银行信用卡金卡申请条件是什么
霹雳布袋戏:从传统到创新的文化传奇
公积金缴费基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是什么
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体重多少合适?
上海骑手交通违法调查!是因为“被困在算法里”?新举措来了
新能源电机试验台架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
坎宁安18助攻助活塞险胜热火 巴特勒空砍35+19+10
简阳,一个让你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
适用仲裁时效
玩游戏鼠标怎么选?4点建议值得看!
沸腾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数字经济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5.5G要来了,它比5G到底强多少
央视3·15晚会曝光换脸骗局,AI套路远远不止这些……
宇航员变身月球农民:NASA将于2026年在月球上种植植物
香港出租车新增微信支付功能,2.5万名司机已接入网络
减少提取限制、拓宽使用范围……全国20多个城市优化公积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