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罕见!横断山脉的“六江并流”。排排流,一路向南
举世罕见!横断山脉的“六江并流”。排排流,一路向南
横断山脉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地理上独特且壮观的区域,它拥有雄伟的山脉,孕育了众多的河流,这些河流在狭窄的山谷中并行流动。由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组成的“三江并流”家喻户晓,这三条江在川、滇、藏三省交汇处平行南下170公里,然后各自向不同方向分流。但在更广义的情况下,还包括雅砻江,岷江和大渡河,即所谓“六江并流”。
横断山脉简介
横断山脉,亦称横断山系或横断山区,是世界年轻山系之一,也是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由于这些山脉呈南北走向,横跨东西方向的交通路线,因此被称为“横断”。
它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横跨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横断山脉成为连接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重要屏障,并且是中国疆域上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的唯一交汇地区。
横断山脉总面积约为60余万平方千米。主要指“七脉六江”中的七条山脉,从东到西依次为岷山、邛崃山、大雪山、沙鲁里山、高黎贡山,并且拥有众多山间盆地和湖泊。
横断山脉是印度洋暖湿气流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由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的阻挡,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进入中国,给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雨水。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横断山区成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分布区,并且拥有丰富的水源和多样的生物。
横断山是全球高寒植物多样性的中心之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其成为许多高寒植物的起源地和避难所。当地高寒地区的种子植物种类超过3000种,占全球高山植物的30%,这使其物种丰富度可与热带安第斯山脉相媲美。
横断山脉为什么形成了六江并流现象?
横断山脉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交界地带,印度板块自古以来向北移动并撞击欧亚板块,造成了强烈的地质挤压。这种挤压导致地壳抬升,形成了高耸的山脉。
随着山脉的抬升,原本较为平缓的地形逐渐演变成高山深谷。河流开始在这些山脉间寻找路径,侵蚀和切割山脉,逐渐形成了深邃的峡谷。
由于山脉主要呈南北走向,这些山脉像一堵堵墙一样,迫使河流沿其两侧流下,形成了壮观的峡谷和急流。河流也就大致沿着这些山脉的走向流动,形成了并行的河流系统。
横断山脉的地壳抬升速率相对较高,同时河流的侵蚀作用也非常强烈。这两种力量的动态平衡使得河流得以在山脉之间保持并行的流向,而不是被山脉完全阻挡或改变方向。
“六江并流”详细介绍
横断山脉六江并流从西向东依次排列分别是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和岷江。
怒江是横断山脉中最西侧的一条大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总体而言,怒江深入青藏高原内部,由西北向东南斜贯西藏东部的平浅谷地,入云南省折向南流。
然后流经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最终在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附近注入安达曼海。在中国境内,怒江穿行于怒山和高黎贡山之间,怒江大峡谷长达300多公里,平均深度约为2000米,最深处在贡山丙中洛一带,达到3500米,因此被誉为“东方大峡谷”。
澜沧江是中国境内湄公河的上游部分,同样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西藏、云南,并在云南出境后成为国际河流,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最后在越南南部注入南海。澜沧江在中国段流经横断山脉的腹地,沿途形成了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其中,澜沧江梅里大峡谷全长约150公里,峡谷江面海拔2006米,而峡谷两侧的山峰——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和白马雪山扎拉雀尼峰的海拔分别高达6740米和5460米,峡谷的最大高差达到4734米,坡面距离仅为14公里。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西藏、青海、四川、云南,最终在四川宜宾与岷江汇合成为长江。金沙江在横断山脉区域穿行于沙鲁里山和云岭之间,沿途景色壮观。
金沙江河谷属于干热河谷类型。该河谷由于地形深切,气候受印度洋季风控制,降雨集中且干湿季分明。在攀枝花等地,干热河谷中的热带水果如芒果等得到了良好生长。
雅砻江是金沙江的一条支流,主要流经四川和西藏,其上游部分被称为雅鲁藏布江的支流之一,但与下游的雅鲁藏布江主干并不直接相连。雅砻江在横断山脉区域穿行于大雪山和沙鲁里山之间,最终汇入金沙江。
其河谷地带以其高寒型丹霞地貌著称,被称为“雅砻秘境”。雅砻江流域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林牧业基地和水电能源基地,流域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的建设,每年可贡献超过220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
不仅满足了川渝、华东和华中等地的电力需求,还减少了煤炭消耗约7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亿吨。河谷也是藏族母系氏族习俗的重要发源地。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条重要支流,源于四川与青海接壤处的巴颜喀拉山,上游由大金川和小金川汇合而成。主要流经四川,发源于青藏高原东部,穿行于大雪山和邛崃山之间,最终在四川乐山汇入岷江。
大渡河河谷也具有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阳光充足,土地肥沃,适合亚热带植物如仙人掌的生长。
岷江是长江的一条主要支流,流经四川盆地,发源于青藏高原边缘,穿行于邛崃山和龙门山之间,最终在宜宾汇入长江。岷江河谷北起成都,沿河而上可达茂县,沿岸地形复杂,植被稀少。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带上,生态系统脆弱,经济发展落后。然而,在乐山以下的岷江段,河谷开阔,水流平缓,沿岸有丰富的阶地和河漫滩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