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汉代丧葬文化的奢华典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汉代丧葬文化的奢华典范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30/08/78214745_1138004251.shtml

马王堆一号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之妻辛追的墓葬,其出土的木棺椁是195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中的重要代表。这套棺椁由一个庞大椁室和四层套棺组成,不仅展现了汉代丧葬文化的奢华与精致,更代表了当时漆器工艺的最高水平。

这5件在湖南博物院的马王堆展都有展示。
4层套棺都是漆棺,用楸木制成,按汉代礼制只有高级贵族才能享用。
套棺由外至内为:黑漆素棺、黑地彩绘漆棺、朱地彩绘漆棺、锦饰漆棺
一层一层的棺,寓意墓主灵魂由黑暗空间到天国仙府的穿越之旅。
其中两副彩绘漆棺内容奇幻,风格浪漫,具有浓郁的楚文化色彩,代表了汉代漆画最高水平。而锦饰漆棺,是迄今唯一的发现。
这么奢华的棺椁,还是第一次出土。当然,很多帝王的可能更奢华,只不过没有挖。

椁(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
其体积远大于棺,起到保护和装饰的作用。椁的出现,不仅体现了古人对丧葬仪式的重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在古代时候,只有身份尊贵或地位显赫的人才能够享用椁,以彰显其与众不同的身份地位。

外椁原置于墓底三根方形木上,有盖板两层、顶板一层和底板两层。
模仿墓主生前居室,由棺室与四个边厢组成,形状像“井”字,古文献称为“井椁”。
外椁共用木板70块,约合成材52立方米,其中最大的壁板长4.84米,宽1.52米,重1.5吨。
在结构上没用一根金属嵌钉,全用扣接、套榫与栓钉结合而成。
是目前出土的最大、最完整的的汉代井字形棺椁实物。
边厢总面积6.8平方米,体积9.79立方米,放置随葬品1000多件。

第一层棺:黑漆素棺


长2.95米,宽1.5米,高1.44米,是非常大的一个棺。(展出为复制品,这绿萤萤的光,我也是无语了!)
黑色意味着死者与生者永远分离。
这么大个素面棺材,谁能想到里面别有乾坤呢?

第二层棺:黑地彩绘漆棺


棺的外表,以黑漆为地,彩绘了复杂多变的云气纹,以及穿插其间、形态生动的怪神、怪兽、仙人、鸾鸟、鹤、豹,以及牛、鹿、蛇等多种形象。
展览给出了各种汉代神怪的线图。
最上面的棺材板看不清,不过展览给出了图。

神仙怪兽在哪里?我真的是十分用力地找,才发现了……
下2图为正面和侧面,来,找一找吧,乍一看,是不是像随笔画的?


看一些局部细节图,就能找到了,那些神怪画得还怪细致的!
下图中左上的神怪在用弓箭射右边的鸟。鸟下边还有另一只怪兽。
我想知道,这种画是否有草稿,还是临场发挥?
这种绘画风格,是从楚流传到汉的。有一种屈原诗歌那种浪漫主义风格,看似自然景色中的云海,其中却包含着神话传说中的、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人与兽。两者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马王堆出土的其他漆器、丝织品上的纹饰,也是同类风格。

第三层棺:朱地彩绘漆棺

这个棺显得更加华丽,上面的纹饰也更复杂。
棺外表的朱漆地上,又用青绿、粉褐、藕褐、赤褐、黄白等明亮的颜色,彩绘龙、虎、朱雀、鹿和仙人等祥瑞纹饰。
棺的两面图不一样。
以下为其中一面和侧面图。
盖板仍然难以看清全貌,展览也给出了图。
盖板上的主体纹饰是对称的二龙二虎图案,上下左右边角处都有黄色的流云纹。
二龙居于画面的左右两侧(灰黑黄、细长的那个),龙首相向。
二虎在中间(偏白色的那个),虎头相背,虎口大张,好像在咬龙身。
也不知道虎咬龙是什么含义。
再来看正面中的一面,这面是抽象成几何形状的云气图。
另一面比较复杂。
中间是一座仙山,两侧两条龙相对。右边龙身上有一只鸟(朱雀)一个人(或仙人或修成人身的怪兽)。
灵魂画手上线画一下~
右边相对应的位置,龙身上应该是玄武和一种四蹄向上的动物(奔马?)。

第四层棺:锦饰漆棺

第四层,棺外髹黑漆。盖棺之后,在黑漆层外面,横缠了两道宽12厘米的帛束,每道六七层。
在棺的盖板和四壁板上,分别粘贴一层带菱形勾连纹的贴毛锦。壁板外所贴菱花贴毛锦的周边,又加饰一条宽12厘米的铺绒绣锦,中间又横贴一道,即贴成“日”字形。
棺外贴丝织品作装饰,这是首次发现。
棺的盖板和四壁板上贴的也有展示,先看展览照片吧。可为什么是黑白的?
因为展示的实在是……令人无语!
不仅灯光特别差,而且非常反光!现场基本属于看不清的状态!
这几乎是我见过展示最差的文物了!
勉强拍了两张照片。

羽毛贴花绢

以绢条和棕、红等各色羽毛贴于素绢面,织成严谨富丽的菱形图案,装饰内棺盖板和四璧,象征羽化升仙,寄托追求永生的美好愿望。
这种绢是首次发现。

树纹铺绒绣

用朱红、黑、棕三色丝线在素绢上绣出黑斜格纹,格内再绣红色和烟色树纹。这种不露地的绣法习称为“铺绒”,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平针满绣工艺。

这么奢华的棺椁,辛追住了2千多年。直到被挖出来,她老人家不得不搬家啦……这棺椁,就取之于民、还之于……2千年后的民了……

PS:禁出国宝中的棺有两件,除了辛追的,另一件是曾侯乙的。曾侯乙出土的宝贝也超多,可惜我没写。

链接:湖南博物院
► 青铜器上唯一的人面,他是谁?| 大禾方鼎
► 盛是诗酒舞,衰是路边骨!看长沙窑描绘的大唐
► 如此精美的茶盏,来自宋代的长沙!
► 到底是龙还是猪,嗯?
► 镇馆之宝 | 元青花上为何画秦朝名将蒙恬?
► 2千多年前,楚国人死后乘这种幡升天
► 16人画一个扇面,古人的雅趣今人难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