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后,教孩子餐桌礼仪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岁后,教孩子餐桌礼仪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lifetimes.cn/article/44khiO4R4oa
餐桌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个人修养,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3岁后的孩子来说,学习餐桌礼仪不仅能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还能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为什么要学习餐桌礼仪?
餐桌礼仪是指吃饭用餐时在餐桌上的礼仪常识。据文献记载,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受孔子推崇,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从家庭教育方面讲,餐桌礼仪也是家庭教养的一种体现。
多大开始学习?
孩子一出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很大,孩子耳濡目染家长的进餐方式、行为举止,潜移默化就学会了。随着孩子长大,尤其3岁后,他们能熟练使用勺子等餐具,愿意模仿成人进餐,更愿意像大人一样一起吃饭。如果家长能尊重孩子需要,为孩子提供专门的椅子、餐具等,有意识地引导其了解一些餐桌礼仪,不仅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有助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学习更多礼仪常识。
应该学习哪些餐桌礼仪?
餐桌礼仪传承久远,内容十分丰富。在詹德华著作《餐桌礼仪》中介绍的礼仪要点包括数十种,如:中餐入席的礼仪、入座有序、就座安稳、就座顺序、中餐餐具的用法、筷子的用法、注意吃相等。掌握这些礼仪,用餐时就能彬彬有礼、仪态大方、言谈举止令人舒适。
对于3岁后的孩子来说,具体要学习以下内容。
餐前:
- 进餐前做好洗手、如厕等餐前准备,避免进餐后离座打扰他人。这样可以更安心、放松地享受美食。
-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吃饭时应先请家中长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长辈还未动筷前,晚辈不应自顾自地先吃起来。在家长把碗递给孩子时,孩子应双手接过,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 进餐前引导孩子对做饭的人表示感谢,可以说:"爸爸辛苦了!"
餐中:
- 身体坐正坐直,保持端正姿势。坐正坐直不但视觉美观,还有利于消化。
- 吃饭时尽可能不要发出声音,如不要敲打碗筷或大声喧哗。教育孩子嚼饭时尽量闭着嘴,喝汤时也慢慢等汤凉了再喝,不要上来就"唏里呼噜"地喝。
- 正确使用勺子筷子。筷子是东方人特有的餐具,一种工具可用于各种食物,蕴含着"以不变应万变、以简单应对复杂"的深厚传统文化精髓,这是我们必须要传承的。正确使用筷子还能促进手部小肌肉发展,让孩子的精细动作得到锻炼。
- 避免在盘中翻来翻去,不要为了挑自己喜欢吃的菜而用勺子或筷子在盘中翻来翻去,这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显得比较自私。应尽量夹取离自己较近的菜品。
餐后:
- 饭后对准备食物的人表示感谢。
- 吃完饭若要先离席,要跟长辈打招呼:"我吃好了。"
- 饭后帮助家人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帮助洗碗。
如何培养餐桌礼仪?
用餐时间虽然短暂,却是与家人相处的美好时光。家长应引导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享受每顿饭,感恩大自然赐予的食物、烹饪这些食品的人。共餐时,家长应为孩子做好榜样示范,再忙也不要在吃饭时看手机,孩子的很多社会性行为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倘若孩子每天都能感受到,久而久之自然会越做越好。孩子不但喜欢模仿,还喜欢角色扮演游戏,家长可在日常创设进餐的游戏情境,邀请他们变换不同的角色进行游戏。如当小主人、当长辈,在游戏中教会他们举止要与扮演的人物身份相符,渗透正确的进餐礼仪。
热门推荐
等差数列:数学中的规律之美
田政:推动传统中医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化传播
异地分居对夫妻感情的影响:工作原因下的挑战与对策
萌文化与二次元角色设定:从情感寄托到全球现象
“小阳春”将至!上海楼市迎大消息
秦岭明珠:翠华山天池的研学奇妙之旅
解读面相:从五官的变化洞察命运轨迹
神经衰弱的科学认知与误区解析
罗素悖论:逻辑之谜与自指困境的深度剖析
结缘甘神神社:2024年10月新番动画介绍
人民币,突然异动!发生了什么?
上海油爆虾:传统名菜的完美制作指南
数字人才——自动控制工程师
PB-ROE选股框架:价值投资的实用指南
10部二战题材电影,带你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垂耳兔:从选购到养护的全方位指南
如何提高自信心和胆量:走出自卑,勇敢面对挑战
泛欧运动:一场跨越世纪的欧洲联合之梦
考技能证书:提升自我,拓宽职业道路的明智选择
节育环一直不取出来,会长到肉里吗?在多大年龄之前取出比较好?
水浒传中的巾帼英雄:女性将领的风采与魅力
最准确的十神与六亲的关系
《被讨厌的勇气》30句箴言,重塑你的人生
股票交易中的技术分析工具使用要点解析
如何解读尿常规检查结果? 掌握尿常规中的关键指标
古代文人社会地位的变迁与影响
母乳不够的情况下怎样添加奶粉
比特币引领风险资产大涨,泡沫破裂时刻快了?
名著读写 | 留得巧妙 白出精彩—— 向鲁迅学习留白的技巧
淮南王刘安:《淮南子》作者与豆腐发明者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