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传承大漆非遗 打造文旅亮丽名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传承大漆非遗 打造文旅亮丽名片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018422

将五颜六色的漆料进行巧妙搭配,挤入水盆中,再用空白色书签卡纸在水盆中进行漂染,让大漆颜料着色于书签上,便形成了五彩斑斓、形状各异的抽象图案……近日,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通甲字大漆艺术创新工作室内,《秦皇岛晚报》的30名“小记者”和家长共同进行非遗大漆技艺体验制作。

“小记者”们进行非遗大漆技艺体验制作。

取料于天然漆树,已有几千年历史的大漆技艺是国家级非遗技艺。大漆技艺,是学院艺术设计系引入的第一个非遗项目。从2019年成立,工作室已形成非遗技艺课程体系开发、校内外技艺传承培训、创业孵化、党建宣传、社会服务、品牌推广等多方面融合的基地,至今,已承担授课、参观、实操及培训等美育课程受众达7000余人次。

“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走进工作室大漆艺术品陈列室,以红、黑、褐为主色调,或髹涂、或描绘、或镶嵌、或堆漆,技法多变、精湛绝伦的一件件艺术品展陈在此。

“大漆与中国历史文化胶着融会,为我们国家乃至世界的音乐、文学、绘画等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明印记。” 通甲字大漆艺术创新工作室老师王佳介绍。

持重的颜色、明亮的质感、变幻的技法,赋予大漆艺术品独有的特色,而漆画则更彰显了它的与众不同。一位“小记者”家长端详着题为《31号院·中共三大会址》的漆画道:“这画看上去既像历史照片,又比照片多了些沧桑感,还有版画的那种立体感,感觉很特别。”

自成立以来,通甲字大漆艺术创新工作室已为地方文旅业研发出近百种文创产品。

斑斓闪烁的“北戴河仕女骑驴图”大漆螺钿盒、精美绝伦的艺术盒、线条细腻的漆画……在北戴河区“戴河故事”文化体验中心,来自学院工作室的大漆作品被摆放其中,拉动文旅消费的同时,提升了城市艺术品位。

北戴河区旅游和文化广电局相关负责人周娇娇说:“去年,我们与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地合作共建系列工作,在推动非遗资源联合研究、引进大漆非遗项目、研发非遗文创礼物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沟通和合作,目前看,效果很好,而且发展潜力较大。我们还将和学院联手继续深挖地方特色元素,将大漆非遗发扬光大,为我市文旅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学院艺术设计系的推动下,通甲字大漆艺术创新工作室成功孵化了一家学生创业公司——秦皇岛通甲字大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其创业项目获得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旅赛道”河北省金奖。

“在学院学习时,我就喜欢大漆艺术,毕业时,老师鼓励我在传承、深研大漆技艺的同时,把大漆非遗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做起来。这个想法我和老师不谋而合,于是,我就鼓起勇气成立了这家公司。” 毕业于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现负责运营秦皇岛通甲字大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邓兴恺说,现在,他们已经和秦皇岛新绎旅游公司对接,准备在青龙祖山景区文创产品一条街上,展示自己的大漆非遗产品,提升产品的认知度,也为秦皇岛的文旅市场添上一抹亮色。

5年的传承、付出,让工作室收获累累硕果。工作室师生有1人在2023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赛职工组中获三等奖;有1人在河北省首届漆画展获得专家奖、有3人获得优秀奖;有8人在河北省高职院校师生艺术联展“红色印冀”中获奖;有1人获得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河北省选拔赛职工组一等奖、有2人获得二等奖、有1人获得学生组二等奖。

“非遗大漆是对学院现有艺术课程体系的补充,有助于传承、发扬、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还将以工作室为平台,广泛宣传非遗技艺,培育工匠型人才,继续探索、创新传统技艺,将大漆技艺打造成我市旅游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助推文旅产业发展和文化高质量发展。”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曹竑楠说。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