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至味是清欢,平平淡淡才是真
人间至味是清欢,平平淡淡才是真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然。 人生苦短,故人生如梦。人生如梦,所以,当活出几分清醒。”
——《人间清醒》
这本书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的散文精选集,是一本心灵独白,是梁先生写给自己的回忆录。书中内容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引,述说人间百态的清醒,谈孤独和压力,说成功与完满,话怀旧和喜悦;深邃与优雅相间、严肃与幽默同步、小情愫与大胸怀兼具,字里行间透射出先生对人情世事、学术道德的公正谨严、诙谐有趣的思考,闪耀着启迪人们心智的灿烂光辉。
全书共分为五章,涵盖“成长的经历、父母、兄长和儿子的亲情、身边人的友情、相遇陌生人的动情及人生中的感悟。” 可以说本书是作者七十多年人生智慧的总结和与自己的对话。
梁先生在书中很多篇幅都谈到了亲情,父亲的严厉、母亲的厚爱、兄弟的真情,家庭中的每一名成员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自己的性格形成和人生走向。倘若没有家庭的困苦和父亲的严厉,梁先生恐难以养成吃苦耐劳,坚毅不拔的意志;没有母亲对子女的厚爱和对读书这件事的坚持,梁先生恐难以在家庭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学业;没有兄长的榜样和鼓励,梁先生恐难以在学业上积极奋进并有所建树。梁先生的家可能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家庭中很普通的一个。但恰恰是家中全体成员共同的给予,造就了我们所见到的梁晓声。特别是在那个物质资源极度匮乏的年代,亲情的温暖成为弥补物质满足感缺失的最佳替代品。
当然,除了家庭还可能会有一些人同样会影响你的人生轨迹。比如梁先生书中提到的自己小学语文老师。在学校一次卫生监察过程中,梁晓声家中唯一一件可以穿去上学的衣服,被班主任嫌弃破旧,不让他进入教室。班主任刻薄的言行深深伤害了梁晓声幼小而脆弱的自尊,让他产生了放弃学业的念头。这一切被语文课老师看在眼里,她及时拉住了梁晓声,在心灵上给予抚慰,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学习上给予鼓励。如果没有这位语文老师,梁晓声很有可能在小学四年级就辍学,而世界上也不再有作家梁晓声这个人了。
不得不说,梁先生是伴随新中国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的经历跨越了时代的变迁和命运的蹉跎。作为生活在幸福年代的我们,无法想象那时的生活困苦和社会动荡。其中的滋味,在梁先生的部分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二。跌宕的人生,让梁先生更加的珍惜现在的所有,从而也更淡然的看待过往。梁先生的文字总会让我感受到一种力量,是来自于那个时代的人们特有的意志力。现在的生活物质资源已经极其丰富,但相比之下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却是如此的倥侗和匮乏。在享受至上和利益为先的准则下,中国民族的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所剩无几。我非常向往那个年代,确切的说我更向往的是那个年代人们的最淳朴、真挚的亲情和友情。
我站在路边看到大街上熙攘往来的人群,时常在内心中做以下的思考:这些人在社会和家庭中都有各自身份,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人生而奔波忙碌。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其人生何其渺小,其存、亡都不会对社会现状产生丝毫影响;但若换作为一个家庭的成员,其人生又何其重要,其荣、辱都可能对家庭未来的幸福造成重大影响。
有些人不甘平凡,一生活得辛苦而纠结;有些人虽然普通,却依旧活得从容与坦荡。生活怎可能处处精彩,蓦然回首,其实一切都是虚幻,一切都是枉然,往昔已经过去,何必留恋心里的想像。人间至味是清欢,平平淡淡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