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参娃娃 | 万古蟾剪纸片的第三部曲,我国经典剪纸片动画的巅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参娃娃 | 万古蟾剪纸片的第三部曲,我国经典剪纸片动画的巅峰

引用
豆瓣
1.
https://m.douban.com/movie/review/16125704//

《人参娃娃》是万古蟾导演的剪纸动画片,也是中国经典剪纸片动画的巅峰之作。该片于1961年完成,造型设计由胡进庆负责,动作设计则由胡进庆、钱家骍、沈祖慰、经霞云共同完成,摄影由王世荣负责,作曲为段时俊,演奏由上海电影乐团完成,指挥为宋光海。该片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还多次获得国际奖项,是中国动画艺术的杰出代表。

1956—1965年,万古蟾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开启了前所未有的新技术试验,拍摄了一批民族风格浓郁的剪纸片,如《猪八戒吃西瓜》《渔童》《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等。这批剪纸片立足民间传说、民间神话等文学文本,从形态和制作手段上区别于一般的动画,确立了一种民族设计语言,呈现出鲜明的本土特色。剪纸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与动画技术的跨媒介交融中获得新生,为社会主义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觉经验。

革命、启蒙与民间记忆:《渔童》与《人参娃娃》的视觉改造

试制《猪八戒吃西瓜》成功后,万古蟾和创作团队继续改进剪纸片的技术,此时正值“大跃进”时期,他接下来的两部剪纸片《渔童》和《人参娃娃》均来自张士杰二度创作的民间故事,从口头传诵到文本记录,再到集体改编与视觉改造,提炼成既有阶级对立,又有善与恶、压迫与被压迫的中国故事。万古蟾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将剪纸的再媒介化重塑为一种文化形式。无论是“渔童”还是“人参娃娃”都是有情有义的精怪,它们均被改造为符合时代需求的革命主体。

1961年,万古蟾完成了他的第五部剪纸片《人参娃娃》。该片造型设计胡进庆,动作设计胡进庆、钱家骍、沈祖慰、经霞云,摄影王世荣,作曲段时俊,演奏上海电影乐团,指挥宋光海。这个故事同样根据张士杰原著《人参精》改编,也是来自民间的叙事和民间记忆。《人参精》的故事带有民间迷信的色彩。由于美术片的取材往往以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为主,如何平衡迷信与神话的边界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唐宋以来,人类食用“仙草”延年益寿或者升仙,尤其是人参化身为童子或老者的人形与凡人相遇的故事屡见不鲜。如何将这个典型的民间范式的仙草成精的故事转化为适合儿童观看并具有教育意义的美术片?与万古蟾在《猪八戒吃西瓜》中有过合作的包蕾参与了这个故事的改编。和渔童一样,人参娃娃是正义斗争的化身,象征着底层人民反抗压迫者的必胜信念,体现出反抗精神以及只有反抗才有出路的思想。


头上闪烁着红光的人参娃娃现身

《人参精》来自张士杰搜集的河北平原的民间传奇,讲述了河北平原村子里的胡员外压迫小活(伙计),最终在人参精的策划下胡员外遭到报应被皇帝斩首的故事。万古蟾选取了这个故事的前半段,后半段则进行革命叙事的改写,转换为阵线分明的阶级矛盾。原著中胆小犹豫的小活被改造成了主观能动者,而且有了名字叫“小虎子”,他最终和人参娃娃联手,取代了借皇帝之手报复的行为,共同合作完成了对胡刮皮的反抗。于是一个带有民间迷信色彩的传说故事被改编成儿童喜欢的小英雄片,突出了儿童的群体性、社会性和主体地位,与同期的著名故事《半夜鸡叫》异曲同工。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它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英雄形象的共同想象,也蕴含着对刚被推翻的封建剥削和土地制度的批判。改造后的人参娃娃和小虎子形象更接近优秀的儿童形象。在正义与邪恶的博弈中,将反封建反迷信的脉络与革命启蒙进行了接驳。

图 1《人参娃娃》中,人参娃娃的形象源自年画,小虎子形象源自剪纸

原著中的人参精是“两个小孩,有五六岁的样子,长像一模一样,他们披着长长的黑头发,光着屁股,赤着脚丫,穿着红兜肚,又白又胖,正扬着小脚丫在井台上叭嗒叭嗒的跑跳,真是爱死人!”23万古蟾在片中还原了这一情节,但是将两个小孩改成一个,造型则参考了杨柳青年画中的娃娃形象,去掉“长长的黑头发”,转换成适合儿童视角的童趣感,赋予了新社会的时代特征和精神内涵。(图1)小虎子和胡刮皮的形象运用了剪纸和皮影的技艺,背景设计用了刺绣花样,在技术上使用了“悬空定位法”,即“贴一张赛路珞板,作定位用,拿蜡笔画好了,把每一个动作记号画在板上,可以控制速度和多次曝光。比如人参娃娃一面跳,一面头上要冒光,要拍两次,找到位置完全绝对同步,有这个板就好了”24。

人参娃娃摘下头上的宝珠,扔进土里长出仙草人参

万古蟾在这部片子里继续研究“如何不受自然色彩的束缚”“打破解剖和透视这一关”,进一步改进剪纸媒介的平面特质,通过多层的背景,增加纵深感。比如胡刮皮的小院,运用了立体的构图,和《猪八戒吃西瓜》中的同类型小院相比,更具有透视感,使剪纸这种平面媒介得以激活。(图7、图8)

图 7、图 8 与《猪八戒吃西瓜》(左图)中的同类型小院比较,《人参娃娃》(右图)中对建筑的表现更具有透视感

由于第一次合作《渔童》时,万古蟾对段时俊的作品和工作态度很满意,因此在执导《人参娃娃》时就点名要他作曲。万古蟾作词、段时俊作曲的《人参歌》成为广为流传的一段小调:

小种子,快发芽,
长绿叶呀开红花,
长出人参肥又壮,
白白的须子呀满身挂哎咳哟!

人参娃娃在井边现身

非常简单的四句唱词,朗朗上口,配合着斑驳夜色下人参娃娃的起舞,成为一代人童年深刻的视听记忆。由于《人参娃娃》在各方面获得的成就,该片1961年走出国门,在民主德国第四届莱比锡国际短片和纪录片电影节获荣誉奖;1979年在埃及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获“最佳儿童片奖”,成为首次获得国际声誉的剪纸片。

[注释]:
23. 张士杰搜集整理:《人参精》,《河北民间故事选》,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8页。
24. 2003年2月胡进庆采访录音,转引自段佳主编:《世界动画电影史》,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256页。

所获奖项

获奖记录:
1961年 获得民主德国第4届莱比锡国际短片和纪录片电影节荣誉奖。
1963年获中国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二名
1979年 获得埃及第一届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片银质美人鱼奖。

胡进庆:
1983年《人参娃娃》获得葡萄牙第12届菲格腊·达福日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左数第5:埃及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 银制美人鱼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