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常用筷子的优缺点全解析:如何选择既安全又耐用的筷子?
4种常用筷子的优缺点全解析:如何选择既安全又耐用的筷子?
筷子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餐具,但你是否知道,不同材质的筷子在使用和保养上有着不同的讲究?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木筷、竹筷、不锈钢筷、美耐皿筷和合金筷的优缺点,并提供实用的清洁和更换建议,帮助你选择最适合的筷子,确保饮食安全。
木筷、竹筷
木筷、竹筷都是居家较为普遍使用的筷子。台北医学大学食品安全学系兼任副教授杨惠婷曾指出,这类材质的筷子最容易被霉菌附着,因此有些竹筷或是木筷会漆上一层漆防止发霉,但是只要一掉漆,特别是筷子的尖端,是最先掉漆的部位,霉菌随时就可能找上门;只要磨损就应马上更换。另外,筷子上漆的漆种不明,也许含有重金属,也可能随食物吃下肚。
不锈钢筷
许多人认为不锈钢筷应该不会坏、也不易有污染,应该可以用很久很久吧?其实不然。
根据食药署《药物食品安全週报》海洋大学食品科学系助理教授吴俊逸的分享,首要注意,购买不锈钢餐具时,只要记得挑选拿“3开头”的304、316材质即可,而316会比304更耐用一些。不锈钢筷表面光滑,霉菌难附着,确实比木筷来得耐久。吴俊逸指出,在正常使用下,建议使用3~4年後换新,若餐具有受到重大撞击或产生弯曲,則表示内部结构已經被破坏、产生缝隙,会加快生锈速度,可能导致断裂。因此,餐具若有弯曲、破損、锈蚀皆建议要立刻更换。若是营业使用的不锈钢餐具、刀具,磨损速度较快,可增加更换频率,确保使用安全性。
美耐皿筷/仿瓷筷
有在网上购物的人,可能会发现许多卖家在卖仿瓷筷,然后很多是從海外批進來的。其实仿瓷筷也就是美耐皿筷。美耐皿最大缺点就是不耐高温,提醒吃火锅时,不要用这种仿瓷筷、美耐皿筷子下热腾腾的火锅汤里夹食物,
美耐皿筷在台湾也很常见,因它具有价格便宜、洗完容易干等特點,许多小吃店用的正是美耐皿筷。外食较无法控制,但如在家自己使用的筷子,就应尽量避免选用塑胶筷或美耐皿筷。
美耐皿是三聚氰胺与甲醛聚合而成,其具有坚硬、不易破裂的特性,常被用于制造厨房器皿或餐具,但在高温或其他特定的情况下,两种化学物质可能从餐具中释放出来。美耐皿容器具应符合卫福部食药署公告「食品器具容器包装卫生标准-甲醛-三聚氰胺树脂为合成原料之塑胶」试验标准,甲醛及酚溶出试验标准均为阴性,三聚氰胺溶出限量标准为2.5ppm以下。
合金筷
市面上也愈来愈常看到合金筷。合金筷大家可能不较不清楚它的材质,不少人以为它是金属材质。根据《百度百科》介绍,合金筷是以高分子材料「聚苯硫醚(PPS)」和「玻璃纤维」合成后的材料制造而成。而它具备有上述几种材质筷子所缺乏的特性,它可耐高温、无涂料不易腐蚀、容易清洗、抗菌防霉,耐用不易变形。
那是不是所有的合金筷都很好?当然还是需要视其使用的材料优劣、耐高温上限等,而有不同的品质。
筷子多久要更换?放进筷筒的筷子头要朝上或下?
而不管你是用哪一种筷子,定期的清洗、晾干和消毒筷子,都能有效延长筷子的使用寿命。正确的清洗方式是要用软式菜瓜布清洗筷子尖端,再把所有筷子一起搓洗,也建议定期泡漂白水或是放入沸水中煮沸,才能彻底消除细菌。晾干则要注意将筷子放在碗架上散开,而如果是放在筷筒里,需将「筷子头朝上」再放进筷筒。
定期更换也是绝对必要的,但若要问多久该更换,也要视不同材质而定。一般而言,若有裂痕或磨損、变形、异味,就该换了。以材质而言,当然木筷、竹筷最容易藏污纳垢,一要磨損就应马上更换。如果你不想太频繁更换筷子,那么选择不锈钢筷则是较建议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