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志愿军180师那一仗为何会惨败?这么多年了,也该给他们正名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志愿军180师那一仗为何会惨败?这么多年了,也该给他们正名了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OBN7NK60556BJ41.html

1951年5月,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180师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陷入重围,最终只有4000余人成功突围归建。这场战役成为志愿军历史上最为惨痛的失利之一,也让180师背负了沉重的声誉压力。

1951年5月30日凌晨两点多,彭老总在空寺洞的住处中焦急地踱步,满脸都是汗珠。180师整整一个师现在没有任何消息,彭老总能不急吗?
此时冒着大雨从百里外的楠亭里赶来的洪学智跑进彭总的住处。彭总见听见脚步声,抬起布满血丝的双眼看向洪学智:“麻子,你回来了。你看看吧,从来没发生过这种事。”

彭总说着拿起一份电报递给洪学智,洪学智很惊讶什么事这么严重。
彭总非常生气地说:“60军出问题了!那个180师失联了,各级电台都联系不到。韦杰昨天还说这个师正在往回撤,可派部队去找,又找不到。”
洪学智这才明白怎么回事,他看了看地图,又翻阅了几份电报。
洪学智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急忙说:“我来问3兵团和60军。”
彭总一听这话就更来气了:“3兵团和60军的领导太犹豫,迟疑不决。联系不上也不派人找,就在那干等着,白白耽误了好几天的时间,这个王近山啊!”
180师失利,志愿军永远的痛
就在彭老总担忧的时候,180师已经在分散突围了,后陆续归建。而此次被敌军包围的7000余人中,伤亡2000余人,3000余人被俘虏(包括180师的代政委吴成德)。
最后加上留守人员,全师仅剩4000余人。180师的失利是志愿军永远的痛。
战后180师的失利被定性为政治动摇,幸存的老兵们都背负着一些不光彩的身份,他们的委屈也无处释放,一直都活在阴影之中。
归国的战俘也被要求以“狼牙山五壮士”的高标准对照自己,经常写检讨。
60军军长韦杰临终前都还在说:“抗美援朝180师失利,把棍子都打在180师屁股上是不公道的……”
那这样一件悲痛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孤军奋战
1951年2月,180师被编入第3军团60军序列,入朝作战。而第3兵团的指挥官就是《亮剑》中李云龙原型之一的王近山。
4月22日,第五次战役打响,180师作预备队。在第一阶段中,180师一线参战的10036人,伤亡2392人。
在5月16日开始的第二阶段战役中,原本60军三个师的任务是牵制当面的陆战1师和美7师。可是在战役打响前,为了加强主攻方向的进攻力量,179师和181师分别被调拨给12军和15军,独留180师完成牵制任务。
虽然势单力薄,但在5月16日总攻发起时,180师师长郑其贵率部渡过北汉江,与美陆战1师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完成了牵制任务。
郑其贵
180师悲剧的开始
命运的转折点来到了5月21日,由于粮食弹药接济不上,西线美军又已东援,彭老总宣布第五次战役结束,各兵团于23日晚开始全线撤退。
而5月21日,3兵团给60军其实就是180师下达的命令是:担任本兵团的阻击任务,掩护大部队撤退。
现在的问题是60军的3个师,散布在150公里宽的战线上,179师离180师较近,181师离得就太远了,该如何完成阻击任务呢?
此前3个师的指挥权都不在60军手中,因为撤退命令的下达才全部归建,作为“光杆司令”的军长韦杰一直在做收集情报,分析敌情的工作。
因此在3个师归建后,韦杰以最快的速度作好下一步作战计划:179师、180师向北渡过北汉江,在春川西北地区建立防线;181师全速赶回,作为第二梯队;各部于5月23晚开始行动。
韦杰
如果按照这个计划部署,180师的悲剧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可惜,志司的一条命令引发了蝴蝶效应。
5月22日,志司直接下令39军提前后撤。本来是统一在23日晚后撤,39军的提前撤退,让各部以为可以提前安排撤退。
于是3兵团下令180师左翼的15军在22日后撤,180师左翼防线彻底消失。到这其实也还好,150师的右翼还有63军,军长韦杰的部署还是可以执行下去的。可在5月23日白天,3兵团又发出急电。
原地阻击,背水一战
5月23日上午,“联合国军”开始全面反扑,就在180师按照军部的部署边打边撤的时候,3兵团又发出急电:由于各部伤员还有很多没有运走,命令各部就地开展阻击,为转运伤员争取时间。
而电报发出后,3兵团总部关闭了电台,在撤退途中电台被炸毁,与各军失去了联系。
而此时180师面对的情况是:右翼傅崇碧的63军担心被围,果断下令提前撤退。整个防线上,180师是唯一突出的部队。
师长郑其贵上报军部,但军部又联系不到3兵团,此时谁也不敢“抗命”。60军五次电令180师:要在北汉江以南争取坚守3—5天。
23日晚很好的撤退机会就这样丧失了。时间来到24日上午,180师通过侦察发现了敌军包围的意图,上报到军部,军部守着电台没等到3兵团的任何消息。
直到24日下午,军长韦杰感觉不能再等了,决定“抗命”,下令180师立即后撤,在北汉江北岸展开阻击。
可是,这道命令还是来得晚了一些,北汉江的主要渡口都已被美军占领。180师在24日晚强渡北汉江时,在美军猛烈的炮火下损伤惨重,600多名指战员被激流卷走。
3兵团又一张“催命符”
虽然渡江损失惨重,但180师已经脱离了最危险的境地,美军的包围圈还未完全形成,只要180师一路快速向北,就有可能彻底冲出去。
可是就在180师的主力都已经向北撤退时,25日下午,失联了3天的3兵团又突然向60军发送急电,命令180师以两个团在驾德山阻击敌人,其实就是原地阻击。
很难想象当时军长韦杰的心情,只知道他将电报原封不动地转给了180师。
180师师长郑其贵陷入两难抉择:一方面部队已经断粮了,战士们都十分疲惫,很多军官都建议主力继续向北移动;另一方面是兵团和军部的命令。
纠结再三,师部还是决定:按命令执行。就这样,180师停止继续北撤,已经出发的部队又返身南下,于26日彻底陷入敌人五倍兵力的包围之中。
惨烈的突围
陷入包围后,军部给180师的命令是固守待援,但师长郑其贵上报决心突围获得批准。
军部命令180师突围到马坪里以北鹰峰山下,并且命令179师前去接应。但179师在接应路上被敌人缠住,无法到达指定地点。
5月27日,当180师两路突围队伍以伤亡2/3的代价突出包围,抵达鹰峰山下后,迎接他们的并不是接应队伍,而是美24师的部队,180师再次陷入包围。
180师费尽全力攻下主峰,再次请示军部要求突围。军长韦杰亲自上机:命令你们集中向史仓里方向突围,军部派部队接应。
但由于突围时前卫部队走错方向,师长郑其贵只能下令分散突围,这也是后来180师的失利被上升到“政治动摇”的重要原因。
到了5月28日,因为昨日连夜大雨,179师的接应部队没能赶到指定地点。180师最后一台电台也在突围时被炸毁,只能下令烧掉密码本,将400多名指战员编成三个突击联队,在师长的亲自指挥下,向西北突围。
直到5月29日后,180师才陆续归建,而成功突围的官兵只有两千余人。
后来在1953年的夏季反击中,180师在白岩山、黑云吐岭方向孤军奋战3昼夜,打了一次漂亮的翻身仗,一雪前耻。
吴成德
在5月26日晚的突围中,代政委吴成德因不忍丢下几百名伤兵,主动留下率领伤员突围。可是仅凭这几百伤兵,又如何冲出美军步步紧缩的包围圈呢?
吴成德
在尝试几次突围失败后,吴成德带着剩下的战士们在附近山区打游击,整整坚持了14个月,一直到最后只剩下吴成德等3人,被美军搜山时俘虏。吴成德也成为志愿军被俘人员中职位最高的一位。
1953年,吴成德被遣返回国,后来被开除党籍、军籍,遣返回乡,直到1980年才恢复党籍和军内老干部待遇。
总结
可能在荣誉高于一切的传统里,无论什么缘由,兵败被俘就是可耻的。
但是作为军人,他们真的已经尽力了,他们也是抗美援朝的英雄。当然被俘人数超过伤亡人数,也证明问题是存在的,后来180师也做到了一雪前耻。
也正是后来180师坚守命令,顽强地阻击牵制敌人,才给58师的华川阻击战赢得了时间。
至于说60军和180师没有把握全局,误判形势,机械化地执行命令。那“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第一条是什么?不正是一切行动听指挥吗。
被称为“万岁军”的38军之前不就有过执行不到位,贻误战机的经历吗?所以上级的命令到底听还是不听,有时候真的很难抉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