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镑暴跌40%: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困局
埃及镑暴跌40%: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困局
埃及镑近期遭遇剧烈贬值,3月6日晚兑美元汇率大跌约40%,一度触及1美元兑换50.55埃及镑的历史低点。这一变化源于埃及央行宣布放开汇率管制,并大幅加息600个基点至27.25%。然而,市场普遍预期埃及镑仍有较大贬值空间,这背后反映了埃及面临的恶性通胀、外汇短缺和外债高企等多重经济困境。
埃及镑为何突然崩盘?
埃及镑的暴跌与该国持续攀升的通胀压力密切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埃及平均通胀率预计高达34.1%,远超市场预期。尽管埃及央行大幅加息,但实际负利率仍预示着埃及镑汇率的下跌空间依然较大。
在埃及民间外汇交易市场,1美元甚至可以兑换到约63埃及镑,远高于官方交易价格。这表明市场对埃及经济状况的担忧情绪正在加剧。
外汇短缺危机日益严峻
埃及面临的外汇短缺问题同样令人担忧。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埃及政府的净外国资产赤字达到8413.91亿埃及镑,较11月份继续增加。受此影响,埃及政府在2022/2023财年的非石油进口开支大幅下降,从上一财年的738亿美元降至574亿美元,降幅达22.2%。这导致商品供给减少,进一步推高了国内通胀压力。
为应对危机,埃及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例如,要求非法移民支付1000美元罚款以换取合法居留身份;计划通过出售国有企业股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并寄希望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贷款支持。
外债压力持续攀升
埃及面临的外债压力同样不容忽视。数据显示,埃及政府需在2024年、2025年、2026年分别偿还高达292.3亿美元、194.3亿美元和229.4亿美元的外债。这给埃及的经济改革和货币管制放开举措蒙上了一层阴影。
外资注入带来转机?
近期,埃及与阿联酋达成了一项重要投资协议,阿联酋将在两个月内向埃及注入35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据报道,首批150亿美元投资款已到位,这令评级机构惠誉上调了埃及的外部流动性展望。
若后续200亿美元投资款能在未来2个月内到账,在扣除阿联酋存放在埃及央行的110亿美元存款后,埃及新流入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将达到240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约6.3%。
然而,这些新外汇资金能否扭转埃及镑的贬值趋势仍存疑。有分析指出,即使获得额外资金,埃及政府可能仍需将大部分资金用于偿还外债,而缺乏足够的外汇来扩大生活商品进口,这可能导致恶性通胀问题持续,进而拖累埃及镑进一步贬值。
新兴市场国家的共同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埃及所面临的困境并非个例。例如,尼日利亚货币奈拉自2022年以来兑美元汇率贬值幅度一度达到74%,同样面临恶性通胀、外汇储备减少与外债压力高企等问题。
这些国家的困境与美联储货币政策密切相关。当美联储大幅加息导致美元汇率大涨时,这些国家不得不支出更多外汇储备购买生活用品,同时面临资本流出压力,不得不扩大发行高息外债,形成恶性循环。
惠誉预测,由于高通胀和相对疲软的经济增长,埃及的宏观经济形势在2024年和2025年仍将面临挑战,信用状况堪忧。彻底解决这一恶性循环,目前尚无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