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 理查德·哈密顿:里奇流的灵感
R.I.P. 理查德·哈密顿:里奇流的灵感
2024年9月29日,著名数学家理查德·哈密顿(Richard Streit Hamilton)逝世,享年81岁。作为微分几何学领域的先驱,哈密顿教授的开创性工作为解决庞加莱猜想、几何化猜想奠定了基础,他的里奇流理论对几何学的多个分支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宣布,我们的同事理查德·哈密顿已于昨晚离世。作为一位数学界巨擘,理查德的开创性工作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几何学家。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了近二十五年,是几何与分析研究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员。他讲授的里奇流课程,已成为学术界的传奇。他对数学的热爱至死不渝,直到昏迷入院前一周仍在勤奋工作。理查德不仅是一位善良、慷慨的学者,更拥有非凡的幽默感。他总是热情地对待每一位对数学怀抱同样热爱的人,并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见解与创意。
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Panagiota Daskalopoulos
刘秋菊 Chiu-Chu Melissa Liu
Simon Brendle
珍贵影像
在2024年国际基础科学大会的颁奖典礼上,哈密顿荣获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为低维拓扑、微分几何学做出的基础性贡献。在与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主持人田薇的独家专访中,哈密顿回顾了他在数学领域的研究历程,更以生动的叙述呈现了一位数学家的工作、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田薇在访谈结束后表示:“哈密顿教授的数学成就令人印象深刻,而他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同样深深打动了我。”
视频来源:CGTN官网
哈密顿建立的里奇流理论,对现代数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采访中,哈密顿回顾了这一理论的诞生过程,以及他如何从生活中的小插曲,包括与儿子的互动和一次汽车轮胎险些被偷的经历中,获得灵感。他回忆起当时向好友丘成桐介绍这一理论时,对方惊讶地称之为 “疯狂的想法”。哈密顿明白,新的想法往往需要一些时间被理解和认可。他同时谦虚地表示,能够发现重要的新想法往往还需要一些运气。
哈密顿坦言,早期在康奈尔大学工作的孤独岁月,虽然远离了数学研究的中心,却意外地培养了他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分享了自己如何在忙碌和多变的世界中保持专注,深入思考数学问题,直至找到解答。他相信,这种深入的思考往往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
哈密顿还提到了与好友曹怀东、PanagiotaDaskalopoulos的合作,这些合作对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强调,尽管数学家们在解决数学难题时可能存在竞争,但合作和共享知识同样重要。他认为,知识的价值在于其共享性,这与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零和博弈”概念形成了鲜明对比。
谈到数学的意义,哈密顿认为,尽管数学是一个高度抽象的领域,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现实世界。他提到,数学与其他科学不同,它基本上描述的是所有可能的世界,而不仅仅是我们生存的这一个世界。他的工作和观点激励着年轻一代学者,探索数学的无限可能。
在节目的最后,哈密顿分享了一首他童年时背诵的诗歌,英国作家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的《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片段,他对文学同样充满热爱。
When April with his showers sweet with fruit
The drought of March has pierced unto the root
And bathed each vein with liquor that has power
To generate therein and sire the flower
ICBS 2024 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奖人介绍
理查德·斯特雷特·哈密顿(Richard Streit Hamilton)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数学家,因其在几何分析和偏微分方程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而享誉全球。
1963年,哈密顿在耶鲁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之后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师从罗伯特·冈宁,获得博士学位。在他辉煌的职业生涯中,哈密顿曾在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著名学府任教。
作为微分几何学领域的先驱,哈密顿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引入了里奇流,并针对几何拓扑中长期未得到解决的猜想,开创性地发展出一套全面的工具和思想。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工作为解决庞加莱猜想、几何化猜想奠定了基础,格利高里·佩雷尔曼此后因解决了庞加莱猜想而获得千禧年大奖。然而,佩雷尔曼认为哈密顿的贡献与自己相当,因此婉拒了这一殊荣。
哈密顿教授建立的里奇流理论,对几何学中的其它分支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分支包括凯勒几何、黎曼几何等。布伦德和孙理察用里奇流证明了困扰数学界60年的1/4-拼挤微分球面定理。
哈密顿关于里奇流的重要工作获得广泛认可,揽获多项荣誉,如1996年获维布伦几何奖,2003年获克雷研究奖,2009年获斯蒂尔杰出研究奖。
为了表彰其卓越的贡献,哈密顿于199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1年,因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及其在广义相对论和拓扑学中的应用方面的原创性工作,他与德梅特里奥斯·克里斯托多罗共同获得了邵逸夫奖,进一步彰显了他在数学领域的深远影响。
理查德·斯特雷特·哈密顿在世界数学史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的远见卓识以及对知识持之以恒的追求,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