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文化】嘻哈文化是甚麼?街頭文化又有哪些元素呢?
【嘻哈文化】嘻哈文化是甚麼?街頭文化又有哪些元素呢?
街頭文化的各種元素總是散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像是那大膽奔放的塗鴉、充滿節奏感的街頭音樂、那自由不羈的街舞,還有那富有創意的時尚風格。街頭文化,一種起源於上世紀的文化形式,如今已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文化潮流,它不僅塑造了一代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更是成為了當代青年表達自我、探索身份認同的重要方式。
嘻哈文化從哪裡來?
嘻哈文化,這個詞匯源自於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的美國城市地區,尤其是紐約和洛杉磯。人們通常會將其與Hip-Hop(嘻哈文化)聯繫在一起。當時美國的貧民區黑人通過這種形式,表達對他們困苦現實生活的不滿和抗議。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街頭文化已經變成年輕人追求潮流和時尚的一種風格。它是一種融合了多種元素—音樂、藝術、時尚和語言—的綜合文化形式。最初,街頭文化是由那些生活在社會邊緣、特別是少數族裔和貧困階層的年輕人推動的。發展至今天的21世紀,街頭文化已經擴展到多個領域,幾乎所有出現在街頭巷尾的元素,不論是滑板、搖滾、饒舌歌(Rap)、塗鴉、街舞,甚至街頭籃球和街頭藝人表演等,都可以被納入街頭文化的範疇。
嘻哈文化起源
嘻哈文化誕生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源自美國紐約布朗克斯的貧民窟。二戰結束後,黑人在美國社會遭受到不公平對待和歧視,他們生活困苦,缺少基本生活保障,遭受社會邊緣化,多數人更是流落街頭,度過飢寒交迫的日子,遠離了所謂的“上流社會”。
在那個年代,幫派文化肆虐,為了一口飯吃,人們不擇手段,包括劫掠和從事非法交易。而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The Spades這一幫派的首領Afrika Bambaataa經歷了一位好友在械鬥中的不幸逝世,從而悟出了自己作為一名領袖的責任,決定要引導這些迷失的青年走向正道,遠離罪惡,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於是,在1973年11月,Afrika Bambaataa創立了世界上首個嘻哈團體—Universal Zulu Nation。他從團體成員的各種才藝中提煉出嘻哈文化的四大元素:MC、DJ、街舞和塗鴿。那時的社會環境淒涼,黑人社區被絕望和壓迫所包圍,而嘻哈音樂正成為這群被壓抑的人們釋放情緒的出口。從此,這些生活在貧民區的黑人青年開始沉浸在嘻哈文化之中,而這也間接使得犯罪率開始顯著下降。Afrika Bambaataa由幫派首領蛻變為嘻哈文化的領袖,正是他的親身經歷和對藝術的支持,使得嘻哈文化得以發展,並成為了這種源自街頭文化的精神和核心價值。
嘻哈四大元素
如同上面所提及的,嘻哈四大元素包括MC、DJ、街舞和塗鴿,每一個元素都有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表達方式,共同構成了嘻哈這一多元而富有影響力的文化體系。而「知識」作為加入的第五元素,更是強調了對文化、社會、心靈和生活的理解和探求,使嘻哈文化不斷地進化和豐富,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文化運動。
嘻哈元素之一:DJ
DJ,全名Disc Jockey唱片騎士,起源於上個世紀60年代,由DJ Kool Herc創立。其後,經由Grandmaster Flash、Grand Wizard Theodore等人的不斷改進和革新,衍生出了許多精湛且非凡的打碟技巧。Disc Jockey藝術是一門通過同時操控兩個唱盤,將兩張不同的唱片巧妙地連結在一起的技術,創造出一種由兩首原本不相關的歌曲合成的全新音樂氛圍。因此,能夠熟練運用這門技術的人,被稱為「DJ」,意味著他們有能力完全掌控唱片。
嘻哈元素之一:MC
MC意思是microphone controller,麥克風的主導者,起初只是在派對中用麥克風「Shout Out(大喊)」朋友的名字,但隨著派對人數的增多,眾人共同投入音樂的激情,不斷拿起麥克風,跟著音樂節奏和觀眾的情緒,吟唱出富有節奏感的文字,徹底點燃了現場的氛圍。逐漸地,MC在派對中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成為了Hip Hop文化中很重要的元素之一,後來才稱呼為Rapper。初期的Rapper主要集中於介紹他們自己,並將他們和聽眾中的其他人進行即興創作,形式上常常是一個簡單的合唱和四連擊。後來開始增添更為複雜和多樣的歌詞,這些歌詞常常富有幽默感,並經常結合了性感的主題。到了70年代末,嘻哈音樂開始展現出其作為主要商業和藝術力量的潛力,才開始慢慢發展出來。
嘻哈元素之一:塗鴿
「Graffiti(塗鴿)」這個詞來源於意大利語的「Graffiare」,最初的意思是指在古羅馬時期,人們在龐貝城的牆壁上所進行的刻畫和繪圖,這些平面創作並沒有特定的意義。塗鴿文化的發展其實比Hip Hop文化更早,在1960年代末的美國,塗鴿已經被用作表達政治理念的一種方式。而從事塗鴿的人,他們自稱是「Writer(作家)」而不是「Artist(藝術家)」。
在1973年Hip Hop誕生之後,塗鴿才開始呈現出Hip Hop的風格,創作者會選擇在地鐵車廂、空地牆面等城市的公共空間進行創作,以表達對社會和政府的不滿和批評。這些塗鴿作品不僅是藝術表達,更是一種強烈的社會和政治訴求。
嘻哈元素之一:街舞
這些跟隨著Breaks節奏熱烈跳舞的舞者被稱為「B-Boys」。他們常常在派對中組成一個圈子進行舞蹈對決(Battle),受到James Brown的Latin Boogaloo(一種拉丁舞蹈風格)和Good Foot(舞步)的影響,每個人都希望能模仿James Brown,展現出與他一樣的華麗舞步。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參與Hip Hop Party並在其中隨著Breaks節奏起舞的人稱之為B-Boys。當這種舞蹈傳到西海岸的洛杉磯後,又演變出了一種模仿木偶或機器人動作的舞蹈風格。東西兩岸的街頭舞蹈風格結合在一起,深受青年人的喜愛。由於這種舞蹈主要在街頭進行表演,因此也被稱為「街頭舞蹈」。
結語
嘻哈街頭文化是一種多元而豐富的藝術形式,從1973年開始至今已經50年了,相信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也是對於嘻哈文化開始有點興趣吧?雖然我們過去沒辦法全程參與整個嘻哈文化,但未來的嘻哈文化是我們可以好好把握的,希望透過我這一些分享,可以帶給你一些新的啟發,送給讀者一句我最喜歡的中文饒舌歌手的歌詞《就這樣當個嘻哈囝-國蛋GorDoN》,期許在未來也可以看到更不一樣的嘻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