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荼蘼花开,末路之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荼蘼花开,末路之美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14/01/78111617_1123227452.shtml

荼蘼花开,意味着春天的花季即将结束。这种花不仅具有独特的植物学特征,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

荼蘼花开,末路之美

荼蘼,作为春天之后才会开花的植物,往往要等到盛夏才会绽放。因此,人们常常认为荼蘼花开是一年花季的终结。荼蘼花开,表示感情的终结,"爱到荼蘼"意味着生命中最灿烂最繁华或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因此,荼蘼花语被称之为"末路之美"。

宋代王淇的《春暮游小园》诗,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末路之美的最好诠释。诗曰: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春暮游小园意为荼蘼花开时,春天那些五色斑斓,美艳不可方物的各类花儿,都悄悄地把喧嚣让给即将到来的如火夏天。佛家典故指荼蘼花开过之后,人间再无芬芳。

荼蘼的植物学特征

荼蘼(学名:Rubus rosifolius var. coronarius (Sims) Focke),又名酴醾、佛见笑、重瓣空心泡,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空心泡的变种。直立或攀援灌木,高2-3米;小枝圆柱形,具柔毛或近无毛,常有浅黄色腺点,疏生较直立皮刺。小叶5-7枚,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花重瓣,芳香,花常1-2朵,顶生或腋生;直径3-5厘米;花萼外被柔毛和腺点;萼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长尾尖,花后常反折;花瓣长卵形,白色,基部具爪,长于萼片。果实卵球形,红色,有光泽,无毛;核有深窝孔。花期6-7月。

地理分布与生长习性

荼蘼产于我国,在古代是非常有名的花木。《群芳谱》上说,“色黄如酒,固加酉字作'酴醿’”。陆游有诗:“吴地春寒花渐晚,北归一路摘香来。”由此可知荼蘼花在我国很多地方能种植。初夏开花,夏季盛放,花单生,大型,雪白、酒黄,火红,可大多都是白色,单瓣,有香味,不结实。

荼蘼花产于陕西秦岭南坡以及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各省区,喜温暖向阳。多生于海拔500-1300米间的山坡、路边、草坡或灌丛中。耐旱,怕涝。

观赏价值

荼蘼极具观赏价值,荼蘼花色香具美,种在高处,可成垂直绿化的优良观赏花木。盆栽种植的话,白色的花朵透露着美好,花落之时,就代表着春天已过,夏天来临。“肌肤冰雪薰沉水,百草千花莫比芳”,黄庭坚诗中的荼蘼,其香气和姿态胜过百草千花。

历史渊源与文化故事

传说,蜀公范镇居住在许下,屋前有可以容纳几十个人坐于其下围案欢聚的庞大的荼蘼花架;每年春天,花季繁盛时,于花架下广宴宾客。他们约定了一个世界上最独特的酒令,落下的花瓣掉在谁的酒杯里,谁就把杯中酒喝干;微风吹拂,片片落瓣像雪一样洒满杯中、案上、座中人的衣襟……“飞英会”的主人范镇是司马光的知己好友,围绕着变法与否而个个大义凛然的政治风云中的主角们,在政治之外,却是这般清雅到极点的风流。可见,古人对待花的态度,远比今人来得更加豁达与直观,毫无悲观之意。正所谓:“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酴醾花在清明时节开放。天然之香,极美极香之意。酴醾花香,其香可供佳人浥罗裳。无意间令人联想到佳丽美人形象。欧阳修是位很严肃的政治家、散文很出色平易晓畅,诗词也很有特色。一首咏酴醾诗难得一见欧阳修吟花弄草风流潇洒的一面。

《酴醿花》
宋·欧阳修

清明时节散天香,轻染鹅儿一抹黄。
最是风流堪赏处,美人取作浥罗裳。

荼蘼花是春天最后开花的植物,它开了也就意味着春天结束了,“三春过后诸芳尽”开花的季节也就结束了。

值得一提的是,荼蘼的身份扑朔迷离,有关它的历史渊源过于复杂,荼蘼花的真实身份一直未有定论。具体哪种是真正意义上的荼蘼花,还需等待谜底揭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