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改造“城市伤疤”,旧时露天矿坑今变千公顷生态公园
茂名改造“城市伤疤”,旧时露天矿坑今变千公顷生态公园
12月14日,探寻“百千万工程”新“茂”密码——2023全国主流融媒体看广东茂名发展深调研活动走进茂南区。
这里有一座别具一格的公园,露天矿生态公园。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它曾经是巨大的废弃矿坑,历经改造,如今焕新为集生态林、绿水湖、博物馆、马拉松道为一体的开放式生态公园,也成为了茂名市民休闲游玩的新选择。
“好心湖”
“南方油城”的光辉承载
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坐落于茂名市区西北石油化工工业区,占地面积10.07平方公里。过去,它曾是蕴藏巨量能源的矿山,承载了“南方油城”的光辉历史,是茂名城市立市建设发展的见证地。
上世纪五十年代,茂名石化炼油厂就在这片土地上开工,我国南方最大的露天油页岩矿山破土动工。
从1961年矿山和页岩干馏装置规模化投产,到1992年年底停产,露天矿山为缓解国家石油困难作出了贡献,但同时也遗留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问题。停产后无法修复的巨大矿坑还可能诱发滑坡、坍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从高空俯视,仿佛大地上的一道伤疤。
此外,废弃矿坑会积蓄雨水和附近流过来的废水,水质极差,还形成了安全隐患。
为抚平“城市伤疤”,近年来,茂名市放弃该区开发高岭土、煤炭等可能带来的巨大收益,作出关停露天矿的决定,决心引来活水变“废坑”为“活湖”,启动露天矿生态公园规划建设工作。
废弃矿坑变绿水青山
2014年,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建设全面展开,按照修复与优化有机结合的原则,重点建设“引水、修路、种树、建馆”四大工程,利用现有地形及矿区原有设施,进行了“赏花、观景、戏水、观展”等一系列景点布置。
2017年8月,矿坑湖被命名为“好心湖”,水面面积约6平方公里,蓄水量为1.6亿立方米,围绕着好心湖的好心湖碧道全长15.2公里,还建设了长达20公里的马拉松跑道。
同时,矿区已完成复绿面积9000多亩,种植50余万株林木,树种成活率在85%以上。
茂名露天矿博物馆收藏的油母页岩藏品
此外,园内还建设了广东首家矿产遗址博物馆——茂名露天矿博物馆,建筑总面积9000多平方米,是一座集展览、科普、藏品收集等诸多功能于一体,传承茂名矿业文化和油城精神的综合型博物馆。
如今,这里成茂名新打卡胜地
十年过去,露天矿生态公园已大焕新颜。如今,40公里的环湖公路已全线贯通,假期休闲、旅游的市民也越来越多。今年中秋节、国庆节8天假期,露天矿生态公园总人流量达33.2万人,成为当地新的打卡胜地。
生态环境改善也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遇。在茂名露天矿曾经的北排土场,清洁能源正蓬勃发展,这里拟改造成目前茂名首个地面光伏电站——广东粤电茂名露天矿“林光互补”项目。
项目将集约利用土地,土地上方空间建设光伏,下方种植花卉、苗圃,每年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10321万度,相当于节约标煤3.93万吨,减少灰渣排放量约1.21万吨。
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园的生态修复还在继续完善,将聚焦矿山遗址、乡村振兴、户外运动,加快露天矿生态公园提质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