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法造道地药材之九蒸九晒九灸熟地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法造道地药材之九蒸九晒九灸熟地黄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ueqiu.com/5644275505/301402608

熟地黄作为传统中药材,其炮制方法和功效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认知基础。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古法炮制的九蒸九晒熟地黄,包括其种类、功效以及炮制过程,并引用《本草纲目》等权威文献,增加内容的可信度。

地黄,常见于公园小路两旁及山脚下,每每见到,都会想起儿时摘下地黄的花冠,吸吮甜甜的花蜜时满足的样子。地黄是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四大怀药”之一。入药部分为其地下块根,因鲜时为黄白色而得名地黄。

地黄可分为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

地黄鲜用称鲜地黄,皮色鲜黄,炕干后生用称为生地黄,色转暗棕。两者皆性凉,属清热凉血类药;经九次蒸晒炮制后称熟地黄,其色转黑,其性由凉血转温补,其味由苦转甘,为补益类药。

黑入肾、主阴液、最是柔润濡养,故而九蒸九晒熟地黄的功效主要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男女皆可使用)。无论治疗疾病,或日常养生保健,均为常用。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完全按古法九蒸九晒炮制而成的熟地黄,通过反复水火共制、使阴阳之气并存,更添加了陈皮、砂仁等温中行气的上等药材做辅料,使得成品滋阴而不腻膈,补血而不凝滞,有流动之能而去凉遏之弊,正符合肾之“阴中涵阳”的生理特征。

《本草纲目》对熟地的功效记录为“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补血气、滋肾水、益真阴”......实为补肾壮水之主药、祛病延年之佳品。

可用于肝肾阴虚,阴血亏虚所致一系列症状,诸如:面色萎黄、盗汗、潮热、口渴消瘦、夜尿频多、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以及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等等。

熟地黄这味药在中药里面一般被称为“四大主药”之一,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自古医家典籍用熟地黄的处方可谓比比皆是,如[六味地黄丸]、[肾气丸]、[四物汤]、[地黄煎]、[圣济总录地黄汤]等等...乃至医家常说“补气以人参为主,补血以熟地为主”。

高品质中药的关键在于道地药材和炮制工艺,高等级道地药材的有效成分更高,而药材炮制可以将药效发挥到极致。为了深入研究九蒸九晒古法炮制技术对熟地黄药理成分的影响,广誉远花了5年的时间。

“通过现代技术验证发现,经过1-3蒸晒的熟地黄含有较多的大分子多糖类物质,经过9次蒸晒的熟地黄含有更多的小分子多糖,而这些小分子糖类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和转化”,张斌补充说,“我们还研究姜炭炮制对药效发挥的影响,以及不同炮制方法对鹿茸药性的影响等。”

在经典古方外,广誉远依照“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古训,代代坚守古法炮制工艺:地黄要“九蒸九晒九炙”,到“黑如漆、亮如油、甜如蜜、香如饴”时再取用;姜炭要用山西太谷太行山下的阳土、阴土混合后进行炮制,用12小时武火烧、12小时文火烧,使姜“炭而不灰、炭而存性”,从而达到温经止血的最佳效果。

广誉远对古法工艺的坚守,是其产品质量领先市场的关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