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季怎么穿才不冷?——三层穿衣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季怎么穿才不冷?——三层穿衣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bilibili.com/opus/616634746814222797

在寒冷的冬季,如何既保持温暖又不失时尚感?三层穿衣法或许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这种方法通过科学的搭配,不仅能够有效抵御严寒,还能保持身体的舒适和干爽。本文将从基础层、保暖层到防风防水层,详细解析三层穿衣法的原理和实践方法。

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有两个:首先是最近和同事聊天,他们非常好奇总是问我为什么穿那么薄但是却不冷,而他们总是里三件外三件外面还套一个羽绒服。其次就是当我在和家里人说到有关三层穿衣法的时候不甚详尽,有点云里雾里,那我索性直接写一篇文章,也为总结复习一下自己的经验。这篇文章我很早之间就想写了,但是由于之前在国外,气温几乎全年都在0度以上,实在没什么参考性,都说武汉的冬天寒风刺骨,我便刚好拿这里的气候测试了一下,没有任何问题。所以,接下来我们直接进入话题吧。

所谓三层穿衣法,就是将我们身上的衣物分为了:基础层、保暖层、防风防水层,层层相套,达到理想的保温与舒适的效果。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我指的是三层穿衣法,而不是三件穿衣法,你可以穿三件也可以穿五件,这完全取决于你当地的气温环境。接下来我会在名词解释(What)、原因(Why)、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搭配(Where)以及如何选择正确的(How)四个方面入手,结合保暖对抗4要素:蒸发、辐射、传导、对流,为大家介绍我有关三层穿衣法的认知。

首先很多人包括从前的我对穿衣物有个很大的误区,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对“三层穿衣法”感兴趣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只要穿的够多就不会冷”。听上去十分符合物理定律,但是往往就遇到了量子力学。小的时候回老家,老家没有暖气,基本上就是靠烧炉子和用爱发热。那个时候为了御寒穿的真的贼多贼厚,大大小小有五件差不多,但是还是非常冷。再和兄弟姐妹们嬉戏打闹完以后尤为明显,不仅身体很冷,脚也几乎要冻僵了,当时我的做法是再五件衣服外再加一件衣服。现在看来,这个做法明显是错的。

基础层(排湿排汗层):

问题就出在这,当时的秋衣秋裤包括袜子,全部采用的“亲肤”的纯棉材质。这玩意现在再看妥妥的“户外杀手”,这也就是在家里实在冷了衣服一脱进被窝了,要是在户外,分分钟低温症就见上帝了——原因是纯棉的衣物排汗效果太差了。我和兄弟姐妹追逐打闹后出了一身的汗,但是我的纯棉内衣却无法将它们快速导出体外,这是一个非常致命的缺陷——由于棉无法快速干燥,它会源源不断的吸收身体的热量来蒸发水分,这也就导致了当纯棉的衣物打湿后将会丧失全部的保暖效果,甚至带来负面的效果。

那我们应该选用什么材质呢?关键字就是:贴身、速干、吸汗、透气、不含棉。只要符合这个条件基本都可以(PS:要真的符合而不是广告效果)。贴身的目的在于,可以无死角的带走身上的汗液。在这一层我们不需要选择太厚的衣物,只需要满足上方的条件,并且舒适就足够了。这一层可能在价格上面最便宜,但是却是最重要的,如果这一层没有选好,那其他层所有的努力也将会付之东流。

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可以考虑V领的基础层,因为基础层的衣物普遍样子不太好看,而V领可以巧妙的将其藏在保暖层之下。

2.加绒的基础层通常吸汗效果更差,并且在基础层,想要通过加绒增加保暖效果几乎无效。

荒野露营

保暖层(隔热层):

这一层的关键词在于:蒸发和传导。首先蒸发指的是由基础层吸走的汗液蒸发后形成的水蒸气,保暖层的作用是为蒸发打开一个通道。如果穿着十分紧身并且不透气的衣物,就像是拿保鲜膜将身体包裹一样难受。第二个关键词是传导,保暖层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组织身体的热量传导至体外。其原理其实和羽绒服是一样的,羽绒蓬松后会有一个蓬松度,这个蓬松度将身体与外界的环境隔绝开来,身体的热量很难通过羽绒传导出去,环境中的冷也很难通过羽绒传导到身体中来。这就保证了我们在衣物的保护下达到了一个“恒温”的效果。如果您绝对不会去户外,也绝对不会在极端天气外出,那羽绒服绝对是一个“懒人必备”的东西,但是要记得哦,羽绒服可千万不能碰水哦,不信你把鸭子摁水里使劲揉拔它,看它会不会变成落汤鸭(羽绒不防水)。

我的建议是,“摇粒绒”或“羊羔绒”内衬,如果有条件直接上“美丽奴羊毛”内衬或者羊毛毛衣。天然羊毛有防静电的奇特效果,北方的小伙伴尤其的推荐!这个地方要注意,这些内衬是有薄厚之分的,冷的地方建议加厚,不是很冷的地方就薄薄一层,时常零下10度的地方建议加厚的同时再穿一件羽绒马甲,注意是羽绒马甲,如果穿了整件羽绒服,不透气的材料会使你热出一身汗反其道而行了。这些内衬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高领的,这十分人性化。

摇粒绒

羊羔绒

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手部带束口的要比不束口的要好,保暖层手臂部位不带魔术贴(刺绣/贴画)的要比带魔术贴的穿着要舒服。

2.保暖层下摆位置带束口的,保暖效果会有显著提高。 3.买高领的保暖层,一方面保暖性更好,再一个方面是穿硬壳外套不卡脖子。

外壳层(防风防水层):

这一层,顾名思义需要它既能防风又能防水,说白了就是一件冲锋衣。有人可能会说了,我天天做办公室,下雨了又淋不到我,那你可能忽略了突然的天气骤变以及大雾天,所谓雾其实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与雨无异,如果你在大雾天骑过车你一定能明白我在说什么。什么?你说你平时都是单手法拉利?打扰,那是在下输了。如果你的外壳不防水,那一场雨过后,你的所有御寒手段都会被浸透的衣物打败。不过如果你听取了我前面的建议,采用了速干的基础层和美丽奴羊毛/摇粒绒内衬,那恭喜你,拧干衣物后它们依然可以保持60%以上的保暖性,而不是像棉一样尝试将你“一波带走”,防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提到防风,就不得不提到我们的另一个关键词“对流”。如果你做到了前面提到的所有,那基本上问题已经解决了大半,因为既然一件衣物可以防水,那么注定了它也可以防风。不过在此我还是要解释一下防止“对流”的重要性。

对流的原理可以想象一个在暴风雪中穿着单衣的人,一阵寒风吹过人体带走体温,新的寒风接踵而至,不断的带走体温。寒风之所以会让人迅速失温,便在于结合了对流和蒸发,达到双倍带走热量。所以一件可以阻止冷空气“对流”的外壳就显得格外重要。

至于推荐,我肯定首推“Gore-tex”面料的硬壳,至于“Gore-tex”是什么详情大家可以自行百度,大白话讲就是一种透气不透水(防水)的进口科技面料,美军的一些大衣就采用的“Gore-tex”或者“Gore-tex Pro”面料。为什么一定是硬壳呢?因为硬壳的防水效果更好,而且硬壳比较硬(感觉像是在说我上一次吃饭还是在上一次),版型会很板正,看上去视觉效果更酷,另外“露营叔”说了,只有硬壳冲锋衣才是冲锋衣。

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Gore-tex”假货泛滥,建议大家还是在旗舰店购买,800元以下的慎重考虑。

2.其他面料其实也是可以的,注意一点是要买防水面料,而不是防水涂层,因为涂层很容易就磨损了,磨损了就丧失防水效果了。

3.一定要有连体的帽子。

4.要全压胶,全压胶就是在衣物缝制的过程中,即便是材料防水,针也会扎破这些防水材料进行缝制工作,所以需要用胶布在内侧将缝线处粘住达到全封闭的防水效果。

5.通常情况下,防水效果越好,透气性越差。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外壳层具备透气散热系统,比如腋下的拉链或后背的拉链。在我们感觉到热的时候,根据热的程度马上拉开拉链散热防止出汗,在感觉到冷的时候要马上拉上拉链/束腰/扣上风裙御寒,因为往往在我们有温度感知的时候,就已经有些晚了,所以我们要马上采取措施。

内部压胶工艺

内部压胶工艺

外部压胶工艺

再一个保暖的重要因素“辐射”,所谓辐射指的是“热辐射”不是能让你变成绿巨人的伽马辐射。我们每天都在接受来自太阳的热辐射,这会让我们感觉到温暖。而我们人体本身也在产生热辐射,只是在正常着装的情况下,热辐射散播出去的热量相对较少,一般还是通过蒸发、传导、对流等方式流失的。

裸露在外的皮肤撒发的热辐射和被衣服遮挡的热辐射对照。

但是在极端天气下,热辐射则可保命。

铝箔的镜面效果可以将身体发射出的热辐射反射回人体,进而人体继续产生热量如此反复。

这时候有一些聪明的商家就根据这个原理,推出了热辐射外套。

当你有了这件衣物,正可谓是“一件在手,天下我有”。因为这件衣物几乎满足了除了蒸发以外导致身体热量流失的辐射、传导、对流等全部因素。但是这件衣服也有一件致命的缺陷,就是几乎完全不透气,穿上这件衣物就相当于直接原地蒸桑拿。需要配合十分吸汗的基础层来保持身体的干燥,以及透气性较好的中间层来保证透气性。

总之这类衣物的应用场景一般有两个:

1.极度寒冷的天气。

2.特殊环境,需要极少的穿着达到某种目的。

铝箔隔绝热辐射效果图。

其他:

1.有关其他配件,例如:帽子、袜子、手套等等的选择,可以参考保暖层。

2.在内衣的选择上可以考虑优衣库的Airism或者杜邦公司的Coolmax等科技材料。

Coolmax

优衣库Airism

欢迎补充,手动狗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