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亿益生菌最好吗?益生菌数量怎么看?专家破解高菌数迷思!
300亿益生菌最好吗?益生菌数量怎么看?专家破解高菌数迷思!
当红的「300亿益生菌」菌数是多还是少?益生菌到底怎么挑?专家说明:不是菌数高就好。想要改变细菌丛生态,除了看益生菌的製程技术、种类、数量,还有最重要的「存活率(定殖率)」。无论是50亿还是300亿益生菌,不要陷入菌数迷思,而是须依据个人健康需求,考量益生菌各方面优缺,才是正解。
一、益生菌基本知识:「认识益生菌来源」
在了解300亿益生菌好不好之前,我们必须要了解益生菌来源。益生菌原料主要由特定类型的细菌和酵母组成,从特定的发酵食品中,通过特定方式选择出对宿主有益的菌株,以特定形式保存后制成产品。如多数是通过选择发酵牛奶中的菌株制成,也有来自其他方式获得的益生菌,如味噌、泡菜或豆腐乳等。
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对益生菌的定义,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 能在细菌丛中存活
- 对健康有益
- 足够数量
二、常见4大「益生菌功能」
益生菌依各品牌添加的菌株不同,功能也大不相同,常见5大功能如下:
帮助排便顺畅与帮助消化
改变细菌丛生态,能够帮助使排便顺畅。调整体质、帮助健康维持
调整体质,帮助健康维持、滋补强身。帮助入睡
通过改变细菌丛生态保健,健康维持、帮助入睡。帮助女性健康维持
一些研究表明,益生菌能帮助女性健康维持,帮助女性青春美丽自信。
益生菌产品,常见有A菌、B菌、C菌、LP菌、LGG菌这5大分类,分别有不同的功能与适用族群,无论50亿、300亿、1000亿,都是基于这些菌种,来表现出「实际功效」,欲了解菌种功能,可参考相关资料。
三、益生菌50亿300亿分别在哪里?专家教你怎么看!
一包标榜「50亿」与「300亿」益生菌的产品,到底差在哪里?要知道,人的细菌丛生态存在超过400种菌群,总菌数超过100兆,如何改变细菌丛生态,取决于补充益生菌的种类、数量以及存活率(定殖率),先带大家了解以下关键因素:
(一)CFU是什么?与菌数有什么关联性
CFU 是 colony forming units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菌落形成单位」,是计算细菌数量的一种方法,表示能够独立形成菌落的活菌数量,例如:
- CFU/g:代表每公克中含有的细菌菌落总数
- CFU/mL:代表每毫升中含有的细菌菌落总数
- CFU/cm2:代表每平方公分中含有的细菌菌落总数
一般市售益生菌以CFU/g为单位,表示产品中一初始添加益生菌的「活菌数量」,因此以益生菌300亿为例,代表一包(一份)拥有的菌株中,总共含有300亿的活菌量。
(二)益生菌50亿300亿分别看「益生菌的菌数」
一般来说菌数高的益生菌产品(如300亿益生菌),可能意味着有更多的活菌可以发挥作用。而单菌株的有效门槛约 10-50亿CFU之间。因此挑选产品时,除了看单菌株是否达到此门槛菌数外,总活菌数建议达200亿以上,是较适宜的数量。
*注意,一些益生菌的「单菌株」数量皆少于10亿CFU,效果有限,应注意产品是否有「公开各菌株CFU数量」为佳。
(三)益生菌50亿300亿分别看「益生菌的菌株种类」
益生菌菌种不建议添加10种以上,可能会让功效打折扣。原因在于不同益生菌有它适合的生存习性,而且容纳的菌数是有限的,种类太多反而会有排挤效应,不利于菌株的繁殖。
结论:益生菌300亿和50亿的差别,最直观的就是「菌数差别」,虽「300亿益生菌」的确达到了总菌数200亿以上的门槛,但综合以上论述,挑选合适的益生菌产品时,也应同时考虑到菌株种类、菌数(CFU),与个人的健康需求等因素,300亿与50亿益生菌才能一分高下。
▲益生菌标示应如上图,丰杰「712D益生菌」详细记载菌数(CFU)、菌种。
四、2025年益生菌推荐选择,购买前需遵循「6大原则」
民众在挑选益生菌产品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益生菌选择原则1:检查菌数数量CFU
先看产品有没有公开CFU(菌落形成单位)数量,这是相当关键的数据,如果有,可查看每只「单菌株」的菌数皆达10亿以上,「总菌数」是否有200亿以上。
益生菌选择原则2:菌株种类10种以下
建议菌株种类10种以下,以免菌种间互相竞争。
益生菌选择原则3:考量「临床实证」与「个人健康需求」
选择益生菌产品时,应同时考量个人的健康需求(如排便顺畅、调整体质、女性健康维持等需求)与有临床实证的产品。可以选购有明确标示菌株的产品,再从菌株中确认是否有临床实证和符合自己的健康需求。
(益生菌株必须包含属名、种名与菌株编号,如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H113 或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28)
益生菌选择原则4:益生菌的「存活率」,才是益生菌好坏的重点
一个产品即使有高菌数,如果大多数菌株在到达之前死亡,就不是好的益生菌产品,产品製程方式(粉剂最佳)、包埋技术(耐酸鹼)与辅助定殖添加物(益生元与後生元),都会影响益生菌在定殖率。
注意产品的剂型,若单以考量存活和吸收率的特性,粉剂仍是首要选择;注意保存条件,若需要随身携带,请选择可常温保存的产品。
益生菌选择原则5:产品公开「保证菌数」
最重要的,是益生菌产品必须标示「保证菌数」,也就是益生菌保存期限内的活菌数量,避免产品因久置,让活菌数快速减少,吃进去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益生菌选择原则6:有安全和品质背书
益生菌的生产流程,牵涉複杂的条件与技术,慎选国际食品认证安全的製造廠,建议可以挑選符合如ISO22000、HACCP等安全認證的製造廠。
五、益生菌常见问题 Q&A
Q1. 不同益生菌可以一起吃吗?
常看到民众有以下问题:「 可以同时吃两种益生菌吗、一天吃两种益生菌?」理论是可以的,但是需要考量以下因素:
菌株组合
不同品牌的益生菌,可能包含不同的菌株,虽然多数菌株可安全共存,但过多的菌株数,可能会超过负荷门檻,影响益生菌的定殖率。考量目的与效果
不同的菌株有不同的健康功效,需确定所选的产品组合,能够符合你的健康需求,功效重複的菌株,不代表功效加倍。个人健康状况
免疫系统较弱或有特定疾病的人,混合服用多種益生菌前,应咨询医生的专业建议。
Q2.益生菌什么时候吃最好?
如果益生菌有包埋技术,任何时间都可以吃;如果益生菌没有包埋技术建议早上空腹吃效果最佳。记得搭配水温不得超过40度,以保持益生菌的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