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后公司拖欠停工留薪工资怎么办?
工伤认定后公司拖欠停工留薪工资怎么办?
工伤认定后,公司拖欠停工留薪工资是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劳动者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相关法律问题,包括停工留薪工资的计算方式、追回途径等。
工伤认定后公司拖欠停工留薪工资
公司在工伤认定后拖欠停工留薪工资,此行为严重违反法律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停工留薪期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的权利。
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第一,与公司进行沟通协商,以书面形式明确告知公司其行为违法,要求公司按照法律规定和工伤认定结果,及时足额支付停工留薪工资,留存沟通记录。
第二,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公司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责令公司限期支付拖欠工资,并可根据情节对公司处以相应罚款。
第三,申请劳动仲裁。在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伤认定决定书、工资发放记录、考勤记录等后,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公司支付拖欠的停工留薪工资及可能产生的赔偿金。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公司拖欠停工留薪工资损害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者应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工伤认定下来工资还是原来工资吗怎么算
工伤认定下来后,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工资福利待遇保持不变,即工资还是原来工资。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其一,计时工资。对于按照计时工资发放薪酬的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以职工受伤前12个月平均月工资作为计算标准。若工作不满12个月,则按照实际工作月数平均计算。
其二,计件工资。对于计件工资制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一般以职工受伤前12个月平均月工资计算。若难以确定平均月工资,可参照同岗位其他职工的平均月工资确定。
其三,奖金等福利待遇。职工原本享有的奖金、津贴等福利待遇,在停工留薪期内同样应当正常发放。
需要注意的是,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认定后停工工资能追回吗
工伤认定后,停工工资能否追回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用人单位依法依规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且在职工工伤停工留薪期内,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停工工资,一般不存在追回问题。
但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停工工资,职工有权通过合法途径追回。首先,职工可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明确告知其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若协商无果,职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此外,职工也可申请劳动仲裁,通过仲裁程序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停工工资。仲裁委将依据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裁决。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工伤认定后,职工合法的停工工资权益受法律保护,若未获支付,可通过多种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以追回停工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