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居:重庆渝中区的网红打卡地与百年建筑传奇
白象居:重庆渝中区的网红打卡地与百年建筑传奇
白象街是重庆渝中区的一条历史文化街区,其附近的白象居建筑群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地理位置而成为网红打卡地。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白象居的建筑特色、历史背景及其作为旅游景点的价值。
白象居
白象居位于重庆渝中区,从朝天门乘坐轨道交通1号线,在小什字站下车,步行约780米即可到达。白象居有三个主要入口:15楼、1楼和8楼,分别位于解放东路街对面和长江滨江路。这种多层次的入口设计充分利用了山地建筑的高差特点,展现了重庆独特的城市风貌。
白象居入口
白象居最初名为重庆望龙门高层住宅群,由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建筑系的张从正、孙志经与曾凡祥老师团队设计,于1992年建成,总建筑面积达64733平方米。该建筑群设计巧妙地利用了基地内38米的高差,提出了“空中通道层”、“层面及多标高入口”、“公共交往廊”、“变高层为多层”等创新构思,开创了4-25层不设电梯的高层住宅形式。
望龙门高层住宅群整体格局
白象居由两组蝶形平面楼房组成,整体呈西北-东南走向,从白象街延伸至长江滨江路。建筑群通过外部交通环道的高架设置,解决了车行坡度、消防扑救和居民出入等问题。空中通道层是白象居最独特的设计,它将步行纳入建筑交通体系,通过长廊和楼梯的组合,创造出独特的空间体验。
楼前的车辆其实是停在高架通道上
白象居的内部步行体系设计精妙,通过空中通道层和剪刀梯的结合,既解决了高差带来的交通问题,又创造了丰富的景观体验。每段6-9层的垂直交通不设电梯,反而让高层住宅变得更具亲和力。塔楼内的长廊面向内部庭院和长江,而空中连廊则可以远眺朝天门码头和过江索道,将重庆的山水景观融入建筑之中。
直面长江滨江路的白象居1楼
白象居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对居住者需求的深刻理解。虽然没有电梯,但通过多层次的入口和高效的交通体系,居民可以在9层步行范围内轻松到达家中。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让白象居在重庆众多高层建筑中独树一帜。
8楼的公共入口
白象居的网红效应不仅源于其独特的建筑美学,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白象街作为重庆下半城的重要历史街区,见证了重庆从开埠到抗战时期的发展历程。这里曾是重庆的政治金融中心,聚集了众多洋行、商铺和金融机构,被誉为“东方华尔街”。
直面长江滨江路的白象居1楼
如今的白象街经过修缮和重建,保留了青砖灰瓦的民国建筑风格,成为重庆重要的历史文化风貌商业街区。白象居的走红,也让这条百年老街重新焕发生机,成为游客了解重庆历史文化的窗口。
望龙门高层住宅群整体格局
白象居的成功案例说明,良好的建筑设计不应该受限于经济条件,而是应该以人为本,创造既实用又富有美感的空间。这种设计理念,对于当今城市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