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这篇讲清楚了!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这篇讲清楚了!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主要用于治疗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本文将从基础知识到具体操作流程,为您详细讲解这一技术的相关内容。
图1 志愿者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微笑留影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e Stem Cell,HSC)是所有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细胞的起源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分化发育和再生能力。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胚胎肝、脐带血以及经动员的外周血中。它不仅可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还可跨系统分化为各种组织器官的细胞,因此是多能细胞。造血干细胞生长和破坏是保持平衡的,不会因为献血或捐献干细胞而破坏造血功能。
什么是外周血干细胞采集?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是从供者外周血中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的作用,将血液中的成分因密度不同分离成不同的层面,进而提取造血干细胞。
图2 供者正在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目的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淋巴瘤等造血及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有效方法。由于多能造血干细胞是血细胞始祖细胞,具有自身复制、分化的功能,故而从外周血采集分离造血干细胞,移植给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患者,使之增殖分化,重建造血功能。
外周血干细胞的采集方法
- 利用血细胞分离机将供者/自体外周血分离成不同成分,采集其中的单个核细胞层,这层细胞中即富含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前需进行静脉穿刺,建立流出和流入双侧静脉通道。
小知识:什么是动员?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量极少,不能满足移植的需要,注射药物之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加速并释放到外周血中,可使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增加20~30倍,以满足移植需要,这个过程就叫做动员。
供者取卧位,选择双侧的肘静脉穿刺,采用16G、18G和20G的留置针。若肘静脉条件较差或血流量小时,可选用动脉穿刺或股静脉双腔静脉穿刺置管术,以确保循环血流速度。
造血干细胞采集安全、简单、副作用小,捐献造血干细胞后人体造血、免疫功能恢复快,经过1~2周,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恢复正常水平。
采集前如何做好评估准备?
对血管条件进行评估,选择肘部较大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血管条件不好时可选择中心静脉置双腔管(股静脉、颈内静脉)或动脉。
在采集前1~2d,护士要进行访视,在访视过程中注意了解供者白细胞、红细胞压积、血小板、CD34的水平,特别是要了解动员的效果,询问并评估供者是否有出血倾向,了解电解质和凝血情况,对供者的血管条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血管通路的建立方法。为了确保血流量良好,应该科学且合理地选择静脉。
采集当天血常规,重点关注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绝对值、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了解动员的情况,有无出血倾向。
动员期间注意事项
注射动员剂后,部分人会出现类似感冒样症状,例如发热、头晕、骨痛、 腰痛、肌肉酸痛等,请告知医生,按医嘱服药,切勿擅自服药,以免影响干细胞的质量。
饮食:宜清淡、卫生,避免油腻,可进食牛奶、蛋类等富含钙质的食物。
活动与休息:应注意休息,减少外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要到人多的公共场合,避免感冒。
采集前健康教育有哪些?
高蛋白、低脂饮食为主,切忌不能空腹采集。
避免采集中出现低血糖,提前准备牛奶、面包(适当准备小点心及糖果、巧克力之类),不可油腻,宜清淡。避免出现乳糜血液降低干细胞质量。
保证充足的睡眠。如出现肌肉酸痛等刺激因子导致的反应,可及时与医生联系,按医嘱服药,切勿擅自服药。
采集干细胞之前供者需要做哪些准备?
供者采集前5日需要办理入院手续,由医生或护士通知供者。
采集前4天开始动员,即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目的是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并释放到外周血中。
动员剂分为长效和短效两种,长效动员剂只用皮下注射一次即可,短效动员剂需要每天注射,一直皮下注射到采集当天。
采集当天供者要做什么?
采集当天6:00,为供者抽取血标本及注射动员剂,嘱供者吃早餐、排空大小便,8:00在采干室稍作休息,等候采集。
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干细胞,整个过程大约为4小时左右。
着宽松舒适上衣,床旁备尿壶和便盆。
采集干细胞需要粗、直的血管作为血液的引出和输入通路,供者保护好肘部大血管,平时抽血尽量抽手背的小血管。
干细胞采集目标值
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细胞是评估干细胞数量的重要方法。CD34在外周血中正常值为0.1%
0.3%,在骨髓的计数为1%3%。CD34采集目标值:(2~5)×106/kg ,CD34最理想目标值:>5×106/kg。采集时机:单用G-CSF动员的患者通常从第5天开始采集(用G-CSF第1天开始算起,每天打两针,上午一针,下午一针,一共打四天,第5天开始采集)。普乐沙福可以产生快速动员效果:当普乐沙福与G-CSF联合使用时,G-CSF剂量为10ug/kg/d,动员4天,第4天晚上10:00皮下注射普乐沙福0.24mg/kg,给药后的10~14h,动员的CD34细胞计数达到峰值,因此需在使用普乐沙福的次日早上9:00进行干细胞采集(通常就是动员的第5天)。对含化疗的动员方案:通常需要白细胞数恢复至>5×109/L且血小板计数恢复至>50×109/L时开始采集。
外周血采集护理全流程
采集前护理指引流程
分离前合理安排患者的检查与治疗,避免冲突。
供者当日检测的血常规结果,红细胞压积>20%、血小板>50×109/L,方可行血细胞分离术。
评估血管情况,选择肘部较大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血管条件不好者选择中心静脉置双腔管(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者动脉,供者须签署同意书方可穿刺。
分离的前一天和当天进少量清淡饮食,不可食用油腻食物,饮水500~1000ml,排空大小便。
请确认是否签署《血细胞分离术知情同意书》。
分离前告知患者费用情况,医保患者可报销50%~60%。
采集中护理指引流程
做好解释工作,嘱其同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消除紧张心理,分离中如有不适及时报告。
供者平卧于床上,静脉穿刺部位首选肘部较大静脉,穿刺后固定牢固,摆放舒适体位。
密切观察各管道是否通畅,如静脉穿刺出现堵管、血肿,立即重新进行穿刺。如血流不畅,可进行中心静脉穿刺,注意无菌操作。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如有心慌、胸闷等情况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处理。如出现口唇及四肢麻木、发冷、寒战等,立即通过静脉补充钙剂。
注意保暖,室温保持在18
24℃,湿度以50%60%为宜。分离中随时根据供者情况调节各种参数,以供者可耐受为主,出现报警及时处理。
采集后护理指引流程
穿刺处的保护:拔针后按压10~30min直至无出血,必要时给予弹力绷带加压止血2小时,72小时内保持局部干燥。
中心静脉置双腔管(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用冲管液冲管后肝素液封管(次日采集前将肝素液抽出),留置针采用肝素液封管,对供者进行导管相关健康教育。
预防直立性低血压。
及时准确记录单采治疗过程及工作量。
分离后追踪供者血常规的结果,落实管道维护交接及输血事宜(针对血小板危象、红细胞积压<20%的患者)。
分离后告知供者合理饮食,加强营养,增加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的摄入,建议两周内保证充足睡眠,禁止重体力活动或者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不适随诊。
图7 采集后护士告知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万兴运,陈意志,陈香美.2019年美国血浆置换学会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临床实践指南(第8版)解读[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21,10(1):6.
[2]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淋巴瘤联盟,赵维莅.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20,41(12):979-983.
[3]《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标准》编写专家组.《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标准》专家共识(第2版)[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20,43(5):369-373.
[4]韩屹,张天翔,姚星星,等.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干细胞动员采集现状和疾病负担调查[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9,10(6):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