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的代价,从‘神药’到牢狱的保健品传销案
贪婪的代价,从‘神药’到牢狱的保健品传销案
近日,济南警方破获一起涉及保健品的网络传销案件。某生物科技公司法人李某及其妻子王某等人,通过运营一家线上商城,将普通食品包装成“神药”,吸引消费者购买并成为会员,进而通过发展下线、收取提成的方式进行传销活动。该平台要求消费者通过邀请码注册并消费至少60元才能成为正式会员,会员根据发展人数和销售业绩分为不同级别,获得级差奖、见点奖等提成。截至2023年6月,该平台已发展会员21层,涉及3万余人,涉案金额超3700万元,非法获利超700万元。最终,法院判决李某、王某等7人因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获刑并处罚金,其中李某被判有期徒刑7年、处罚金50万元。
保健品传销的危害远超虚假宣传
保健品虚假宣传与传销相比,其危害可谓“小巫见大巫”。虚假宣传主要通过夸大产品功效来欺骗消费者,而传销则通过“拉人头”和层级计酬的方式,迅速扩大规模,形成庞大的非法网络。以本案为例,该平台在短短时间内发展会员21层,涉及3万余人,涉案金额高达3700万元。这种快速扩张的模式不仅使更多人陷入骗局,还导致资金大量集中到少数组织者手中,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秩序。
传销的社会负面影响更是无法估量。首先,它侵害了消费者的财产权益。许多参与者为了获得所谓的“高额回报”,不惜投入大量资金,甚至借贷参与,最终血本无归。其次,传销破坏了社会的信任基础。亲朋好友之间因传销反目成仇的案例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最后,传销还助长了不劳而获的风气,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对社会道德建设造成深远负面影响。
贪婪的驱动
传销之所以屡禁不止,根源在于其对人性贪婪的精准利用。只要不是病危时刻,“钱”的诱惑力永远都是最强的。传销组织者深谙此道,他们通过高额回报的承诺,激发人们对财富的渴望,诱使人们加入并不断发展下线。本案中,李某等人通过设置“级差奖”“见点奖”等提成机制,让参与者看到“快速致富”的希望,从而心甘情愿地为其卖命。
传销的本质是“拆东墙补西墙”,用后来者的资金支付前者的收益。一旦没有新的参与者加入,整个体系便会崩塌,绝大多数参与者将面临巨额损失。尽管如此,仍有许多人被贪婪蒙蔽双眼,前赴后继地加入传销组织。这种对金钱的盲目追求,不仅让个人陷入困境,也让传销这一社会毒瘤难以根除。
防范、远离传销陷阱
传销之所以具有极强的欺骗性,是因为其运作模式往往披着合法的外衣。然而,只要认清其本质特征,我们就能有效避免落入陷阱。传销的三大特征包括:“拉人头”“入门费”和“团队计酬”。
拉人头:传销组织以发展下线为核心,参与者需要通过不断邀请他人加入来获取收益。本案中,李某等人通过邀请码注册和层级提成机制,鼓励会员发展下线,形成庞大的传销网络。
入门费:加入传销组织通常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如“加盟费”“保证金”等。本案中,消费者需消费至少60元才能成为正式会员,这实质上就是一种变相的入门费。
团队计酬:传销组织的收益分配以发展人员数量为依据,而非实际销售业绩。本案中的“级差奖”“见点奖”等提成机制,正是典型的团队计酬方式。
要防范传销,首先要提高警惕,认清其本质。不要被高额回报的承诺所迷惑,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其次,要增强法律意识,了解传销的违法性和危害性。最后,如果发现身边有人参与传销,应及时劝阻并向有关部门举报,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