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钱币上的魑魅魍魉,揭开日伪傀儡政权造币真面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钱币上的魑魅魍魉,揭开日伪傀儡政权造币真面目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10299068_121124391/?pvid=000115_3w_a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在华扶植了多个傀儡政权,这些政权为了操纵金融活动,不仅滥印钞票,还发行了各种材质的硬币。本文将按时间顺序梳理这些傀儡政权发行货币的情况,揭示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金融运作方式。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吞东北,于1932年3月成立“满洲国”,为日本在华扶植傀儡政权之始。尔后推动华北分治,1935年11月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1937年12月划入北平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抗战爆发,日军攻陷南京后,于1938年3月先设置“维新政府”,随即并入汪精卫之“南京国民政府”。1939年9月再成立“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此段期间内,日本卵翼下的伪政权为操纵金融活动,除滥印钞票外,亦发行铜镍铝材质的硬币,除率先成立的伪满洲国在开始造币后至消亡前每年度都发行有“国号"的硬币外,其余以地方政府或银行名义短暂发行。1945年日本投降后,傀儡政权全数瓦解。虽说是动乱年代,但各项数据的保存仍相当完整,按其发行顺序综合梳理概述如下。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