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传统产业 壮大新兴产业 四川内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升级传统产业 壮大新兴产业 四川内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6月14日,中共内江市委八届八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内江市委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提质升级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中共内江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召开
内江是传统老工业基地,近年来,以“做大工业”为总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助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但仍然存在创新动能不足、产业体系不优、产业能级不高等短板。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内江紧扣实际,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提质升级,为内江现代化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决定》聚焦科技创新培育和产业创新塑造两项重点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
推进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重点发挥园区创新引领作用,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换。
推进产业创新塑造新优势,重点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科技赋能产业融合发展。
全会提到,传统产业起步早,但并不等于是落后产业、无效产业,任何传统产业一经科技赋能,都能升级转化为现代产业。对内江而言,钢铁、水泥、玻陶等传统产业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工业中要防止片面求“新”、一退了之。特别要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推动传统行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从既有生产力中蝶变生成新质生产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生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去年,内江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42.7%,生物医药产业同比增长15.3%,两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决定》进一步明确了这两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积极融入成渝国家级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重点发展抗肿瘤创新药、化学原料药、中药兽药等产业,走差异化竞争路线。
围绕技术创新和提升生产效率,内江将实施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生产性服务业“双赋”行动。例如加大种业振兴攻关力度,推进内江黑猪保种繁育、资中血橙品种改良、威远无花果太空育种攻关、白乌鱼玉龙系列新品种培育等。